袅袅炊烟,让静谧的小村庄如梦如幻。 萧云集摄于泰顺徐岙底
青山绿水间的碗窑古村,美得像童话。 萧云集 摄
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温州各地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建村历史悠久,规划严谨和谐,建筑类型丰富,建筑风格朴素,宗族意识突出,耕读文风浓郁,环境意识较强,充分体现了温州各地古村落的缔造者与始迁祖们较强的环境意识与独到的审美观念。现撷取温州各地比较著名的一些古村落予以简要介绍。
瓯海水碓坑·黄坑古民居
位于瓯海区泽雅镇境内,是省级历史文化村。水碓坑村先民自清康熙年间从附近的言章村迁入。目前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建筑有20多座。该村还有水碓3所,纸槽27座,腌塘39个。黄坑村四面环山、二水绕流,居民以黄姓与吴姓为主。初建于元朝末年。黄坑造纸作坊业盛极一时,造就了泽雅纸山文化。黄坑古村民居依山就势,造型别致,布局有序,保存完整。现存民居大都建造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民居基本上坐西南朝东北,建筑类型多样,建筑式样朴素,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默契,是典型的山地型古民居村落。
水碓坑·黄坑古村落是温州乡土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是泽雅千年纸山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较高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价值。
瓯海庙后古村
位于瓯海区泽雅镇境内,是旅居台湾的著名作家琦君的故乡。庙后古村是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庙后村地处山区,海拔在500至800米之间,四季分明,春秋宜人,冬季温和,有“浙南小庐山”之美誉。
龙湾宁村
宁村古称宁村所城或宁村寨城,位于龙湾区瓯江入海口最东端南岸的滨海街道,初建于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抗倭时期,曾是抗倭要塞宁村所城所在地。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汤和功成名就,退隐凤阳故里,留下海防军长期驻扎在宁村所城,军士们在宁村安家落户,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姓氏繁多,故时人称“百家姓之村”。宁村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首推汤和庙。明嘉靖七年(1528),浙江巡按御史报经朝廷批准,在宁村立(汤和)庙纪念。宁村军民为缅怀昔日汤和抗倭的恩泽功绩,将汤和视如神明,家家户户立牌供奉;每年春正月初九(汤和故里的“思祖节”),秋七月十五两日定为公祀日,称“宁村庙会”,热闹非凡。
永嘉苍坡古村
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永嘉县岩头镇境内,是省级历史文化村,为李姓聚居之地。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一世祖李岑为避战乱而由福建长溪迁居来此,迄今已历四十余代。该村按照文房四宝来规划布局。“笔墨纸砚”俱备,散发出浓重的书卷气味。
永嘉岩头古村
位于永嘉岩头镇境内,是楠溪江众多古村落中唯一以一整座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为金氏聚居之地。岩头古村初建于南宋,现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便是以丽水湖与丽水街为主体的乡村园林,由长廊、亭榭、清流、古树、庙宇、戏台等组成。
永嘉芙蓉古村
位于永嘉县岩头镇境内,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于平地上的大型村寨,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聚居之地。现在的芙蓉村是元朝顺帝至正元年(即公元1341年)修建的,按“七星八斗”布局设计。
永嘉瓯渠古村
位于永嘉桥下镇境内,素有“武术之乡”称誉。该村初建于南宋淳祐二年壬寅(1242),为吴姓人聚居之地。其吴氏始祖金明名澡,又字肇鉴,号孚叟,幼年好学,文武兼修,后弃家遨游东瓯,遍访名流,徙居瓯渠,耕读传家,习武自娱,成为瓯渠的武术始祖,也使瓯渠成为名闻遐迩的中国南拳发源地之一。瓯渠历史上涌现出不少武术世家,以老五为代表的祖传中医伤骨科,至今仍代代相传。村里200多座古民居,几乎座座立有拳坛。
永嘉埭头古村
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为陈姓聚居之地。该村始建于明朝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年),始迁祖陈守初从附近的珠岸村迁居来此,兹后子嗣繁衍,绵延不绝,历时19世,迄今已逾540余年。埭头古村与崖下库、小若岩景点近在咫尺,人称“燕窠”之地。这里山环水绕,田地肥美,环境清幽,风光旖旎。
- 温州肯恩大学第一批录取情况公布 宁波考生最多
- 温州市场瓜果类蔬菜价格稳定 叶类蔬菜涨价
- 温州市加强外资引进 每年平均递增目标50%
- 温州一场豪雨“透心凉” 持续11天晴热暂歇
- 温州道路停车场建设征求意见 市民可打电话提建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