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这些天,一个叫潘克勤的浙江女孩成了全国多家媒体关注的对象。
据北京、杭州等地的多家媒体报道,潘克勤,这个25岁的小姑娘,本是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但在这个7月,她把27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给了韩国一位素昧平生的重症患者,随着爱心在韩国续写他人的宝贵生命,她的人生也将增添一份别样的精彩……
作为我省第10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第二位跨国捐献者,嘉兴地区的首位跨国捐献者,潘克勤是土生土长的海宁人,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捐献后,这些天她正在海宁休假。7月10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A
两次采集共捐出27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勇敢
7月10日上午,记者在海宁见到潘克勤时,她的两只胳膊上还分别留有清晰的针孔。她气色很好,说起话来带着甜甜的微笑。“因为重症患者是个韩国人,造血干细胞必须在北京采集,6月27日,我就在父亲的陪伴下,随浙江省红十字会的人员一起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潘克勤告诉记者,到了北京,她先是测血压,称体重,打动员针,做全面的前期准备,直到7月2日才开始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
据小潘回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从7月2日中午12点20分开始,一直到当天下午4点多结束。“我躺在床上,床边有台分离器,从我左臂抽出的血液经分离器提取干细胞后再由右臂流回体内,反复循环;这里使用的针头又粗又长,比一般的针头要大很多,我并不害怕,只是针头拔掉后,我才感到双臂比较麻,到了晚上还有些举不起来,但我一直都没有担心,当晚休息得也不错……”常人听着都感到有些害怕的这段经历,小潘却讲得非常平静。
造血干细胞采集量的多少取决于受助者和捐赠者的体重。小潘告诉记者,医生说,由于她的体重与那名韩国病人的体重相差了50多斤,在完成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她又于7月3日上午8点30分开始了第二次捐献,这次采集持续到当天上午10点多。先后两次,潘克勤共计捐献了272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7月3日当天,这些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就被带往韩国拯救病人。
7月3日晚上7点46分,不顾身体虚弱,潘克勤还在她的微博@兔小乜里向素昧平生的韩国重症患者发出祝福:“这个时候,我的造血干细胞应该正输进那位大叔的体内,从此我们之间就有了一种神奇的联系,真是不可思议!我的坚持已经完成,大叔,一定要加油噢,出了无菌舱,你就胜利了,以后的一切会更有信心去面对了。我们在这边为你加油、祈福,相信美好的明天正在等着你!”
B
大学期间曾5次无偿献血
爱心
潘克勤在大学读书期间,曾5次无偿献血。说起来,她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和此前献血有着很深的渊源。
2006年10月,潘克勤到浙江教育学院读书的第二个月,时年19岁的她就无偿献血400毫升,那是她人生里的第一次献血。“很偶然的一天,我和同学在逛街,无意看到很多人在街头的献血车上献血,我们觉得这些人是在做好事,当时也没多想什么,填了表格就每人献了400毫升。”小潘说,此次献血之后,她对献血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对自己身体也没坏处,所以在6个月后,我又参加了第二次献血。”
杭州读书期间,小潘共计5次无偿献血2000毫升。海宁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常人献血基本上每次都献200毫升,这个柔弱的小姑娘却是400毫升;常人体内通常只有6至8斤的血液,这个小姑娘献出的2000毫升血液约有4斤,“读书的这几年,她相当于无偿捐了常人体内一半的血液,的确是很令人感动的。”
潘克勤读大学时,品学兼优,很有人缘,还当了学生会干部,主要负责外联工作。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代表学生会把同学们所捐赠的爱心财物送往浙江省红十字会。那时,她第一次接触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有关知识。
“当时我只是看了一些宣传材料,初步了解了造血干细胞的一些知识,还没有想到要去捐献。”小潘说,“2009年我参加工作,2010年教师节那天献了第六次血。那一次,我留下5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的一名捐献志愿者,所以才有了此次捐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