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一组北大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老家给母亲祝寿的照片在网上传播。图中,周其凤跪在90岁老母膝前,母子相拥痛哭。据了解,13日是周母的90岁大寿,周其凤回到家乡,为母亲祝寿。(《京华时报》7月16日)
无论是微博上,还是平面媒体上,到处充满了对“北大校长祝母亲90大寿长跪膝前泪满面”的关注,除了我等芸芸众生,更有不少名人发表见解和感喟,这其中当然有庆祝的,但更多的是略显嘲弄的话语、观点,可以说,喧嚣程度似乎掩盖了北大校长周其凤给老母亲祝寿的本意,以至于有人提出了这是孝道的炫耀性的质疑。对此,我们该如何审视?
客观地说,给老母亲祝寿的事情在中华大地每天都有发生,但北京大学校长只有一个,二者的结合,不让公众产生兴趣恐怕都不可能,但有多少人只看到了校长而没有看到一个子女对母亲的孝心呢?反过来也可以说,又有多少人只看到了孝道而故意忽视了行孝者的身份呢?这不能不说是引起争议和关注的原因之一吧?
就笔者的观点,让校长的归校长,让孝道的归孝道,用平常心看待“给90岁的母亲祝寿”,或是消除不同理解的重要立足点。如果二者纠缠不清或者在围观中加入一些恶意的揣测和推理乃至奚落,不仅是对长者的不尊重,恐怕也是对孝道的无情裹胁吧。
正如论者所说,“对老人来说:长跪不如常探,用钱不如用心,记者不如记着”,唯有做到这点,才能消除“北大校长祝母亲90大寿,长跪膝前泪满面”的作秀嫌疑。
现在,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会伦理特别是家庭伦理失范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家庭人伦温情不再,儿女不孝行为增多,老而无养、养而不敬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歧视、虐待父母等种种非孝行为。这些现象的产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孝道传统的严重缺失,站在这样的立场上,笔者倒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名人身体力行孝道,以成社会之表率。
但站在“北京大学校长”的身份立场上,我以为,舆论的强烈关注,有各种各样的复杂意味在内,在反映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的同时,恐怕也有对“北京大学校长”更多期待的意思在内,而不是仅仅用“孝子”来要求“北京大学校长”。如果“北京大学校长”仅仅是“孝子”而不是公众期待中的“北京大学校长”,那么,我们的困惑还不一目了然吗?
“校长祝寿”:让校长的归校长,让孝道的归孝道。我们需要孝道,但更需要一个让公众满意的、能呵护大学之道的“校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