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7日讯 狗山10多处摩崖石刻,再次引起文物部门的关注。7月12日上午,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文保处的工作人员第二次上山,详细考察了摩崖石刻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并作了初步考证。
传说山下埋着宝藏
狗山位于绍兴县湖塘街道五丰村鉴江自然村,海拔41米,因形似卧犬,故名狗山。狗山山体较小,面积约4.5公顷,其四周狗头河、狗尾河、饭团山、狗尿墩等环山环水,地理环境较清雅。
当地村民一直流传着“狗山十八藏”的传说。
86岁的魏传林老人告诉记者,山上的石刻有些年代了,他小的时候就在了。年轻的时候,经常看到陌生人上山探宝。还听说有位道士“捡”了一处宝藏,所以“十八藏”少了“一藏”。
摩崖石刻作者是谁?
7月12日上午,记者跟随绍兴县文物部门的同志一道上山察看。
山上以毛竹居多,山坡并不陡峭,偶有巨石突兀,如刀削斧劈,或卧,或立。岩石相互紧靠,似石林,似砚池,似石床,形状各异,小中有大。岩壁醒目处均刻有字,总共有10多处摩崖石刻。
多数摩崖石刻因长年受自然侵蚀,字迹风化厉害,模糊难识,且青苔布满。其中,“龙头”“来儀峰”“压天苍翠”“醉八仙”“天乙”“卧云床”“云崖”“砚池”等8幅阴刻字迹可辨,位于狗山南坡上。“藏□□”摩崖位于狗山东侧山坡上,竖列,字径高28厘米,宽21厘米,结体方圆兼备,无落款。除“藏”字清晰可辨外,其余二字难识,或说是“宝窝”,或说是“经处”。岩石下方已被挖了一个洞,洞口较小,但深不见底。
两处摩崖石刻有落款。“压天苍翠”四字高75厘米,宽142厘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压天苍翠”四字,横书,楷书,阴刻。下方左下角题七绝一首:“娲星炼石补天根,□向山颠压翠云。□恨独无扛鼎力,□□□□憾□人。”字体为行草,阴刻,已有多字漫漶难辨。落款署名“支山”,可能是书写者的名号。在另一处摩岩石刻上,也同样有“支山”落款。
“支山”是谁?考证人员从《绍兴县篆刻简述》一书中找到了线索。绍兴有一位篆刻名家,叫宋岐(1878年~1943年),原名寿峣,字支山、芷山。清末广东澄海任巡检,民国后供职于财政、税务机构,中年隐退。幼承家学,好篆刻,辑有《风山楼印志》。
但多数摩崖石刻没有落款。“来儀峰”“卧云床”“砚池”等摩崖石刻,字义与岩石形貌般配,字体有楷、篆、隶、行草等,不像是一个人写的,倒像是名士相聚、刻石纪念之作。
百余年来探宝者不绝
71岁的村民魏友泉告诉记者,以前,狗山是一座孤山,周围多水。探宝者乘船而来,络绎不绝。据说,其中还有徽州朝奉(徽商中从事典当行业的掌柜)。绍兴鹦哥戏里有句唱词:“徽州朝奉也来沽过宝,铜钿银子么还过三千吊。”这个徽州朝奉的故事,很有可能就出在这里。
魏友泉说,老辈人口耳相传,只要把摩崖石刻全部破译出来,就可以找到谜底,挖出宝藏。
据悉,绍兴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11年底结束,历时数年)时,狗山石刻数量之多、书写之精,就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民间一些越文化研究者也多次上山探访,想找出答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