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8日讯 据义乌海关数据统计,义乌市外贸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整体外贸形势总体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实现突破,呈现出几大亮点。但与此同时,内需不振,外需疲软,将会对义乌外贸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表现出的问题仍值得高度关注。
亮点一:出口持续稳步增长
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1%,高出全国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进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6%。6月份当月,义乌市自营进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进口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在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占九成以上。今年上半年义乌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7.8亿美元,增长22.6%,占同期义乌市出口总值的95.7%;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7156万美元,增长17%,占3.8%。其中进料加工出口6855万美元,增长16.8%,占加工贸易总量的95.8%。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出口10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而义乌市出口同比增长22%,继续保持外贸出口稳步增长。”义乌海关的工作人员认为,“这和义乌的经济环境密不可分,我市主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外需有所萎缩,但降幅不是很大。”
亮点二:美国、中东市场增势明显
义乌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出口欧盟市场3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4.4%,出口增速趋缓,大大低于义乌市外贸的平均增速;但对美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出口快速增长,分别出口3.3亿美元、1.1亿美元、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5.5%、39.2%和1.3倍。
义乌海关工作人员表示外部需求疲软,使义乌市外贸形势维持高速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但也暗藏商机。此次经济危机将外需从高端消费品逐渐转移至低端消费品,对一直以来以出口服装、纺织制品等产品为主的义乌而言是利好的一面。
“欧美民众对于服装等商品依然保持较强的刚性需求。”义乌市海关工作人员说。义乌海关数据统计,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依旧占据龙头地位,共计出口7.9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占义乌市自营出口总量的42.4%。此外,机电产品增长势头迅猛,共出口2.4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占12.9%。
欧盟国家出口量减少的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复苏虽缓慢,但相比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情况较好。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岗位低于市场预期,仅为8万个,非农就业人数增幅的突然放缓显示出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处于重压之下,经济复苏步伐有减缓趋势。同时,2012年5月,欧元区失业率为11.1%,较上月微增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欧元区失业率已创历史最高纪录。
亮点三:民营企业优于三资企业
要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绝度当仁不让。今年上半年义乌市民营企业自营进出口15.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占义乌市自营出口总额的76.2%。三资企业进出口2.3亿美元,同比下降8%,占11.4%。
“在如此严峻的外贸形势下,我市外贸出口依然能保持20%以上的增速,民营企业功不可没。”义乌海关工作人员说。他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义乌外贸出口以服装、纺织品等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需求不会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而明显下滑,因此义乌市生产或代理这类产品的民营企业生存空间依然较大;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产品更新换代、转型升级速度快,可以说义乌外贸企业在经济危机下的生存能力较强。
问题一:进出口仍不平衡
今年上半年,义乌市外贸出口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进口仅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6%。进口增速低于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相比出口业务,义乌市进口贸易水平一直徘徊在低位,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
4月末,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促进进口的政策框架。义乌海关的工作人员认为义乌市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要充分重视进口在推动出口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强进口工作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先进设备,从而促进我市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保障我市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外贸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国际海运费涨价等诸多困难,其出口成本大幅提高,出口价格优势被削弱,高成本时代渐呈常态化,且国内外中低端市场已逐渐饱和。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正逐步缩小,部分企业虽然能保持一定的出口额,但赢利只能维持公司日常运转。
义乌海关工作人员表示,义乌不少企业主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低端产品目前虽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不断上升,而国内经济又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内需不振,继续守旧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因此若要继续保持增长,就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延伸拓宽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从过去的规模粗放型增长方式逐渐转变到技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打破出口企业微利格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