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潘永泰棉花店”父子俩的心事 为办执照跑断了腿
2012年07月20日 05:18:29

   浙江在线07月20日讯 杭城进入旅游旺季,来清河坊历史街区逛的游客很多。靠近清河坊四拐角的“潘永泰棉花店”,小小的门面,却时不时有人驻足参观。这间十来个平方米的店堂中间摆着一张平整的木板床,一台老式木质弹棉花机,隔板上整齐地堆放着翻好的棉被。

  鹤发童颜的潘文彪站在自家店铺前,时常有年轻的“80后”、“90后”前来要求和老爷子拍照。

  可是,最近这家“中华老字号”遇上了烦心事。

  服装行业年年喊成本涨要提价 老爷子还在卖30元/斤的卷花

  趁着风凉天来买棉被的杭州市民都是懂行的老客,上来就问“1.8米×2米、4斤的棉花被多少钱?”潘文彪报价,“200元”。6斤重的卖260元,价格很公道。

  柜台里用报纸卷好的棉花,行话叫“卷花”,是用来给婴儿翻棉袄的。潘永泰的售价为一斤30元。

  服装行业近年来不算景气,企业叫得最凶的是原材料的飞涨。指着店堂里堆着的新疆棉花,记者问老潘,“听说棉花涨价也很猛的,为什么你店里的价格几年都没见涨?”

  老潘笑了,“(棉花)涨是涨的,但涨得不算多,生活必需品嘛,卖30元我也有得赚的。我和老太婆钱够用了。我不是为了赚钞票。”

  “潘永泰”,1898年创建。1984年来到河坊街113号。潘文彪是从1961年父亲临终前接手棉花店的。为此,他还辞去了江西机电安装公司一份很好的工作,守着这家老店,看着河坊街繁荣。令他欣慰的是,在他这辈,“潘永泰”先后被贸易部和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有着32道工序的手工弹棉花技艺入围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还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字号想升级光办一张营业执照就很费周章

  潘文彪安心满足地守着店面。为了保证质量,他还立下不成文的规定,跟老太婆两个人每天只翻5床棉被,十来卷卷花。

  潘家唯一的儿子,今年46岁的潘肃剑对祖上传下来的这份家业有着自己的规划,“全国重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全国有800家,我们是其中唯一一家个体户。我觉得,这样的规模做下去有负于这个称号,至少在形式上扩大一下,想办一个有限责任公司。”

  要将家中一言九鼎的父亲工作做通,不是件容易的事。

  转机出现在今年春天。商务部召集老字号企业开会,就在杭州。从商务部副部长手里接过“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老潘很激动。他发现,全国的老字号中个体户的不多。家家都在想方设法做强最大。

  77岁的老潘想通了,“我健在的时候办个企业,留给后代也好,留给社会也好,别让祖上的这门手艺失传,把‘潘永泰’的金字招牌继承下去。”

  有了统一意见,儿子小潘就开始行动了。潘肃剑注销了店里原本的个体营业执照,兴冲冲地开始申办有限责任公司。

  好事多磨。没想到,老房子是私房,房屋产权性质为住宅,而申办企业需要非住宅房产证,申办工作“卡壳”了。按规定,如果想恢复个体营业执照,同样需要非住宅房产证。整个六月,小潘为这事跑断了腿,都快绝望了。“当时为了申办企业,而注销了个体营业执照,‘潘永泰’这个名字只有六个月的保护期,现在只剩下一个多月了,保护期一过,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申请这个老字号了。”

  “老字号”潘永泰棉花店升级的难题经媒体披露后,得到了各方关注。近日,潘肃剑给记者打来了电话,“我家的店铺扎根在河坊街一晃已近三十载,街坊邻居都很佩服老爸的精神。现在上城区工商局、环保局、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都很关心,同意特事特办。虽然营业执照还没拿到,但障碍没有了,谢谢社会各界的关心。”

  小潘告诉记者,与之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填很多表一样,老字号要升级也不是容易事,光注册名字就很费周章。家里人商量过,如果注册“杭州潘永泰棉花有限公司”,和老字号“潘永泰棉花店”就有偏差,因此想申请“杭州潘永泰棉花店有限公司”。看起来只是多一个字,可是从法律层面讲这名字行不通。就为了这一个字,又跑了几个月,磨破了嘴皮。从情感上讲,如果能成功,也算是对“老字号”的保留。

  做贴牌的纺织厂相中潘永泰 还没开条件就“碰钉子”

  一爿棉花店,父与子、两代人,思维还是略有不同的。

  眼下是淡季。三伏天一来,生意又要淡下去。不少人瞄上河坊街寸土寸金的店铺,找上门来和潘家谈合作。周围的店铺光租金一年都在50万元,有人甚至开价55万元,可这些在老潘这里统统被回个一干二净。

  另一种经营方式,比如,开网店。已经有无数的人来问过潘家有没有淘宝店的网址。对门卖食品的张老板最近也开起了网店,生意蛮好。这些,老潘也是有所耳闻的。但是,他想想又摇摇头。“做不过来的,店里的小工要三年后满师才能做棉胎。我们要保证质量。我有一份责任,棉花胎自古流传下来,我们潘家已经传了三辈了。”

  父亲担忧的人手问题,儿子自然也是想到的。“现在工人很难招,以前我们从老家温州带,现在要出很高的工钱才请得起人。如果招安徽、四川的人,没几个月就走了。”

  随着外贸景气指数下滑,绍兴、萧山很多外向型的床品工厂接不到订单,转身想拓展内销市场。潘肃剑告诉记者,这些厂的规模年营业额都在几十亿元,工厂、工人都有,只是苦于之前做贴牌。“如果现在开始自打品牌,销路能不能拓展还是未知数。”而潘永泰的金字招牌声名在外,找上门来想要合作的厂商也不少。

  来的厂商提出了好几个方案,有人愿意出钱买,有人愿意出股份。可这些人,不论开什么条件,在潘文彪这里都碰了钉子。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章卉 编辑: 金斌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主打古法酿造技艺 “鱼跃”:让老字号再活一百年
  • 水晶“老字号”欲打造浦江“施华洛世奇”
  • 背负重振老字号的重任 坚信“做食品就是做良心”
  • 杭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加大对“老字号”的扶持力度
  • 又到一年青团飘香时 嫌麻烦 去老字号买现成的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