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7月19日电(记者何玲玲、王俊禄、李亚彪)清晨第一缕阳光扫过檐角,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联群村农民学习会馆里已传出朗朗诵读声。阅览室里,图书整齐摆放,卷着裤腿的农家汉子正在读书看报;多媒体教室里,粗大的、结着老茧的手指在敲着键盘;健身房里,满面通红的妇女们在跑步机上疾走;音乐室里二胡悠悠,笛声阵阵,歌声飞扬,老人扭着轻快的秧歌……
求知求乐,晴耕雨读。在黄岩区,这样的农民学习会馆有120多家,农民在这里可听讲座、学知识、休闲健身。
面对过去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黄岩区近三年间建成了120多个集学习、交流、娱乐、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农民学习会馆,基本实现全区所有中心村居的全覆盖。
“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大家跟我读一遍!”联群村的老年人课堂上,85岁的潘深河老人精神矍铄,吐字清晰。台下端坐着60余位老人齐声朗读,其中年纪最大的超过90岁。
村里对被称作“三颗牙的教两颗牙的”的“潘深河讲堂”早已习惯。老潘每逢农历以二收尾的日子,都会在村农民学习会馆开讲。村里的老人最喜欢听他的课,原来不少老人患高血压,或有吸烟酗酒等习惯。听了“健康课”后,烟酒戒了,血压稳定了。
“农民学习会馆这样吸引农民,原因很简单,在这里,他们是主角。”黄岩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修说,“过去文化学习规定动作多,开会说教多,现在结合农民群众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大家精神头更足。”
农民学习会馆为农民“量身定做”学习内容尤具吸引力。在院桥镇繁荣村农民学习会馆,除自娱自乐外,这里还经常组织开展礼仪培训等讲座,每次屋里都挤满了人。在头陀镇新岙村,农民学习会馆按照橘农需求,开展橘子种植技术培训,听课的凳子都不够用了。
黄岩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美称,有“龙凤呈祥”舞龙、少儿高跷、黄岩百搭、乱弹等特色文化,农民学习会馆为这些民间民俗文化搭建展示平台,使其传承“后继有人”。南城街道药山村农民学习会馆成立高跷表演队,并把这项技艺引入到学校,缓解了民间文艺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境。把“送文化下乡”与“就地挖掘”相结合后,涌现出一批文化新型农民。
舞台交给农民,收获的是农村文化的“百花齐放”。黄岩区定期组织“农民舞林大会”“农民艺术节”等文艺展演,都是农民充当舞台主角。穿行在黄岩村头巷尾,随处可见农民舞蹈、门球、篮球、武术、讲座等群众性活动,文化休闲成为农民健康娱乐的新时尚。
“农民学习会馆并没有大量增加场地、资金等投入另起炉灶,而是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地把散落在各部门与单位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串珠成链形成集聚效应。”黄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夏丹荷说。
按照黄岩区的设计,过去农村农民文化俱乐部、文化技术学校、远程教育平台、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平台等,都统一归并到农民学习会馆。黄岩在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学习会馆的基础上,优先选择人群集中、文化氛围浓厚、产业特色明显的中心村或中心镇进行建设,以带动周边村居和企业。
黄岩农民学习会馆值得一提的功能还在于,农民可以通过会馆获得更多的生活与生产服务。“现在我们农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卡!”繁荣村村民何振世是最早一批拿到农民学习会馆专属会员卡的,“这张卡很实惠,到镇卫生院看病不收门诊挂号费,到区里的旅游景点门票打7折,婚丧嫁娶订酒席也有优惠。”
为让农民感受到学习会馆更多“大服务”的功能,黄岩探索建立农民星级会员制,即在农民中广泛吸收会员,对其从商业服务信用、社会服务信用、社会公益信用和表彰奖励信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最高为五星级。
到目前,黄岩共吸收农民会员2万人,其中星级会员5000多人,他们可以享受购书、旅游、金融信贷等21个服务优惠项目。会员卡功能强化了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了农民整体道德素质水平。
大量外来人口通过参与农民学习会馆的活动,也融入当地。不少人参加学习后,文明礼仪知识和法律知识普遍提高。
“学习会馆从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自治,逐渐走向引导农民实现文明自觉。”联群村调解委员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学习会馆的熏陶,不论本地还是外地人的文明程度都有了极大提高。天天一起跳舞,怎么可能还吵架?以前我每月要调处三五件纠纷,现在基本上处于失业状态,大量村民间的矛盾纠纷消失了。”
- 台州黄岩驻村干部:手里3张村情图 心里一本民生账
- 浙江边防宣传骨干走基层之十三:党代表网上架“心桥”
- 浙江边防宣传骨干走基层之十二:“烈火”大巡防
- 浙江边防宣传骨干走基层之十一:边防“火热”大走访
- 浙江边防宣传骨干走基层之十:“小候鸟”飞上海警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