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0日讯 最近,嘉兴本地某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围观,网友“可恶又断电”发帖:“7月上旬那几天热得跟什么似的,我们这里(王店镇先锋村)停了好几次电。这样的热天,没有空调和电扇,感觉都没法过了!一家人都热得不行了。想想以前还没有空调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现在觉得不吹空调就热得不行了呢?”
的确,现在的夏天,大家都觉得一旦停电就好像没法过了。那么,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大家都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记者就此询问了一些市民。
弄堂+冰棍+水井
蔡雯雯今年24岁,家住新丰镇杨庄村,她告诉记者,以前没有空调的时代,她的暑假就是靠“弄堂+冰棍+水井”度过的。
雯雯小时候,家里已经有电扇了,但那时的人们都喜欢呆在弄堂里,农村的弄堂一般都有丝瓜之类的藤类植物遮阳。夏天,雯雯就和邻居小孩在弄堂里玩游戏,老人们则坐在一起聊聊天,干干小零活,如编草鞋、草绳、竹篮。
午睡醒来,雯雯常常会看到有阿婆骑着车卖冰棍,当时的冰棍是放在箱子里面的,箱子外面用棉袄裹着。“当时冰棍的种类还没有现在多,吃根绿豆棒冰、糖水棒冰已经非常满足了。”她告诉记者。
晚上,农村比较凉快,一般,雯雯和家人都会搬张桌子去外面吃饭。吃完饭,玩玩井水,用井水冲个凉,总会让她觉得很舒服。有时候,她也会先把西瓜、饮料放在水桶里然后放到井里冰一会儿,吃的时候就更爽了。
“乡下没有那么多房子,自然风很凉快的。现在呢?乘凉的人很少很少了,都躲在空调房里。”雯雯无奈地说。
赤膊+游泳+绿豆汤
张伟今年30岁,住在嘉兴市区。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的夏天总是他最快乐的时候。每次暑假来临,他就叫爸爸妈妈把他送到乡下外婆家去。那时候他的夏天是靠“赤膊+游泳+绿豆汤”度过的。
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热,张伟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一群小男生都会光着膀子,穿着拖鞋追追跑跑,有时也会赤膊打打弹珠、玩玩躲猫猫等游戏。
那时候,张伟最喜欢游泳。虽然他的家人不允许,但他还是会偷偷约上三五个小朋友,去附近的小河里游泳。“感觉那时河水很清,能看到很多鱼,我们也会抓抓鱼。游一会,找一块河边的大石头躺一会儿。等到身上的水干了,又跳进河里去凉快凉快。”他说。
游完泳回到家,外婆已经准备好了“消暑品”——绿豆汤或者酸梅汤。张伟说:“一碗下肚,总感觉暑意全无。”
凉席+蒲扇+竹林
作为一个典型的60后,金女士的度夏方式更加简单,可以概括成“凉席+蒲扇+竹林”。
她告诉记者,每当夜幕降临,兄弟姐妹们都会很自觉地在屋外的水泥场上铺张凉席,一般都是几个人挤一张席子。有时候挤不下了,就有人搬个小凳子坐在树下乘凉。大家一起聊天,看星星,听听老人的唠叨。大家常常会在屋外的席子上睡着了。
乘凉的时候,大家会每人拿把扇子扇风。“以前姐妹多,父母也不会来帮你扇。整个夏天,自己靠一把蒲扇解暑,蒲扇风大,而且有一点草香。晚上两手交替扇,扇到不知不觉睡着,有时也会和姐妹轮流给对方扇。”金女士告诉记者。
当时的竹林也是一个避暑胜地。竹林里,很阴凉,男孩女孩都在竹林里玩游戏。“当时觉得一个炎热的夏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可是现在,一热就想念空调。”金女士说。
网友纷纷分享经历
“小时候洗澡必备良品——花露水!在澡盆里滴两滴,洗澡特别凉快,还去痱子喔!”网友“杨枝甘露”说。
网友“百年树人”则向大家介绍了几十年前的“土电扇”:“没空调的年代有电风扇呀,这个早就有的。不过用电风扇的毕竟是少数有钱人家,我家用的是自制土电扇:用木条夹上几十层报纸和布做成的1米多长、几十厘米宽的长方形大扇子,吊在饭桌上面的天花板上,再用绳子穿过滑轮拉动它左右摇摆,一个人拉,全家人有凉风吹。那时用这土电扇的人家很多,理发店里更是将十几把土电扇串起来,每把理发椅上面装一个,雇一个小工拉土电扇,拉一天给几毛或1元钱。这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了。”
网友“爱家爱自己”回忆着当年的夏天,并调侃现在的夏天:“小时候的夏天树多,能乘凉的地方多;现在家旁边已经没有树了,只有呆家里才不会被太阳晒。小时候的夏天风大,吹过来是凉凉的;不像现在,吹到身上的风是烫的。小时候的夏天能去河里游泳,可以凉快一下;现在的河里满是垃圾,连干净的河水都见不到。小时候晚上能睡在外面,凉风习习,还要盖点东西在身上,要不然怕着凉了;现在的晚上出去得带点驱蚊的东西,想吹到点凉风的话,要么等台风来的时候吧。”
你还记得没有空调的夏天,你是怎么度过的吗?欢迎你到晚报99号网站和我们分享你的“别样”夏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