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0日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最引人注目的是,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用户为3.80亿,手机成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在《报告》中,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2012年上半年,使用手机在线支付服务的用户规模为4440万人,用手机网购的用户在半年内快速增长了59.7%。用手机“淘宝”为何受人追捧?你是否尝试过手机购物?在使用手机支付时,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上班族的无奈之举
舒女士在金东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她告诉记者,仅这个月,她通过自己的HTC智能手机,已经在淘宝网消费了2300多元。舒女士选择用手机购物,并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尝试新鲜事物,对她来说,手机购物实属无奈之举。
“单位有电脑也有网络,不过,依照规定,单位的电脑不允许访问‘外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特别是上网淘宝,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可是,死板的规定并没有限制住这位网购达人。舒女士说,她的手机是Android系统的,不仅可以安装淘宝网的客户端,还可安装了支付宝、阿里旺旺这些网购必需的软件。“午休时,我就用手机上淘宝网,比起电脑,虽然屏幕小了,打字慢了,但至少能顺利网购。”
和舒女士一样,在市区一家超市上班的小王也习惯于用手机购物。小王说,他的信用卡开通了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功能,在网上看中商品后,使用快捷支付,连信用卡卡号、密码都不用输入,直接可以下单完成交易。他说:“我们做零售、服务行业的,没办法用电脑上网,用手机购物确实非常方便。”
□各类App推动手机购物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除了无法使用电脑的上班族退而求其次使用手机购物,还有很多潮人也热衷于手机购物。在他们眼里,手机购物不仅时髦、方便,而且实实在在获得了实惠———手机购物更容易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在市区一所中学任教的小孙是位十足的潮人,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机。在他的iPhone手机里安装了淘宝网、聚划算、京东商城、满座团购等十余个App(Application的简称,指第三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他说,因为这些网络商城急于抢占手机终端市场,所以常常会在自己的购物App上搞促销活动,而这些促销活动,通过电脑访问是无法参与的。“这也算是我们手机购物族的‘特权’吧,我常会参加这样的促销活动,抢一些便宜货。”
此外,还有很多第三方的软件开发公司,制作了不少与网购相关的App,此类应用包含了多家网络商城之间的价格对比、促销快讯推送、二维码比价购物、个性化购物指南等功能。
□手机支付要规避风险
今年,6月28日央行发布了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95家企业获得牌照,接近前三批企业数总和,清晰地表明了政策上对于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支持。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2年手机支付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手机支付越来越普及,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该注意什么?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目前手机中毒的用户比例已经接近8%。特别是An-droid平台,资费消耗、恶意扣费、隐私窃取类病毒占据最大病毒类型比例。在后台运行的手机病毒,可以通过监控键盘或连网上传数据等远程控制手段将用户的支付密码直接传送给病毒作者。
除了上述“外因”,使用者自身的不良习惯也使手机支付存在隐患。有半数以上的手机银行用户使用较为简单的数字排列方式作为密码,还有一些用户,开通了免密码支付等便捷功能,万一手机遗失,补救将非常困难。我们在享受手机支付便利的同时仍要兼顾安全,就目前而言,相对复杂的网银登录密码、支付密码是较为简单和有效的办法。此外,也建议智能手机用户安装手机杀毒软件,实时检测手机银行客户端与支付环节的安全性,对恶意软件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实时监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