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这里没有冷漠、没有孤独、没有歧视。当你最无助时,民警总会出现在你的身边,关心你,安慰你;当你最绝望时,民警也会出现在你身边,鼓励你,帮助你。”
写下这段话的是一名在押人员,当他从镇海看守所被释放时,他从打心眼里感谢管教民警。
镇海看守所是宁波公安系统的拿奖大户,曾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连续4次蝉联全国标兵看守所。昨天,看守所又被镇海区委授予“忠诚卫士”荣誉称号。
自从南方某一个看守所里发生“躲猫猫”事件后,监管机关非正常死亡成为社会焦点,如何防范这类事件发生,镇海看守所的一些作法,或许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经验一:人性化帮教
帮助死刑犯完成最后的遗愿
提到看守所,一般人都会用冰冷,阴暗来形容。镇海看守所内却经常上演一个个温情故事,几十年来,人性化执法一直是看守所的一大管理亮点。
36岁的曾红(化名)是一名毒贩,入所后她既不遵守监规,也不服从管理,特别是法院一审死刑判决下来后,她更是情绪波动激烈,几乎每天都要违反监规,好几次想自杀。
这一切,都看在了管教民警的眼中,他们明白,曾红是因为害怕死刑,破罐子破摔。
为了缓解她内心的恐惧,管教民警几次与她谈心,慢慢了解到,曾红现在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未实现,她想见一见只有1周岁的儿子。得知消息后,民警立即联系了她老家的公安机关,几经周折,拍摄了一段长10分钟的DV。
当曾红看到DV中家人的嘱托,以及自己儿子熟悉的面孔,健康活泼的样子时,曾红泪流满面。此后,她的心态有所好转,违反监规的事情少了,有时还会主动帮助别人。
经验二:风险评估体系
给在押人员作心理测试
2011年1月,镇海看守所与宁波大学合作创建在押人员“临床+特检”风险评估体系。这种作法作为一种管理机制创新,在全国看守所交流推广。
这种体系通过掌握在押人员生理状况、涉案性质、现实表现的动态变化,对他们进行常规的风险评估,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将测试结果归纳为冲动型、攻击型、自卑型等八种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应对。
24岁的罗辉(化名)因涉嫌贩卖毒品羁押在看守所,入所后,他虽然情绪低落,但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从常规判断,他只是属于一般风险等级。
但从他的眼神中,管教民警还是感觉罗辉内心深处隐藏着什么,于是民警决定对他进行心理测试,结果,风险评估系统显示罗辉有明显暴力倾向,民警确定他为重大风险等级。
之后,民警经常找他聊天,与他交流,用自己的钱为他买衣服,民警的点点滴滴终于感动了他。他说出了自己曾想过自杀,死之前,再拉一个在押人员做“垫背”。说完这些,罗辉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从新做人。
经验三:岗位应用手册
把工作质量控制到每一个细节
在监管系统,镇海看守所至今仍保持着一项骄人的成绩,连续18年监所安全无事故,队伍无违纪的双无佳绩,并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连续4次蝉联全国标兵看守所。
这些荣誉是如何得来的,镇海看守所的一套管理制度有功劳。在镇海看守所,从收押到出所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这些都是监管民警必须遵循的操作规程。
但是,光有制度不行,关键是执行,看守所专门汇编了《岗位执法应用手册》,总结了69个业务规范,通过这本手册,每个民警就知道每天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把工作质量控制到每一个细节和动作。
镇海看守所还根据实践提炼出“监管七法”,这套监管办法被镇海区总工会命名为职工先进操作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