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昨天,大暑,近36℃的高温,大家都想尽可能躲在空调房里。而在城市西南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顶着烈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高温下,为保证宁杭客专湖州南站能在10月底进入连调连试阶段,今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他们正在添砖加瓦。
据悉,宁杭客专起自南京南站,经江苏溧阳、宜兴和浙江长兴、湖州、德清、余杭,终于杭州东站。全长248公里,其中湖州段77.5公里。全线共设11个车站,其中,湖州有3个站,分别是长兴站、湖州站、德清站。通车以后,湖州到杭州只要20多分钟,到南京也将在1小时内,极大地缩短了湖州前往周边城市的时间。昨天下午,记者顶着烈日,来到位于西塞山路最西端的宁杭客专湖州南站站房施工现场,走近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体验他们在高温下的工作和生活。
每天扛几百片铝板
负责站台雨棚安装的刘俊杰来自安徽,今年23岁,但略黑的脸颊上因为长期外晒,已有些许细纹,透着一丝老练,用他的话说“不太保养,所以长得有点急了”。
每天早上5点,刘俊杰要和工友一起准时来到露天的站台工地上,把一块块大铝皮放到分割机下,调节分割机的按钮,启动机器,等着分割成型的铝板出来,然后三四个人你一端我一头地,“嘿嘿嘿”地扛起来放到一边。每天周而复始,来回搬动几百片铝板。
“这是个毅力、耐力、体力相结合的辛苦活。 ”烈日下,小刘露出了这个年纪该有的灿烂笑容,伴随着晶莹的汗水,闪闪发光。
记者本想上前去搬动一下铝板,体验下有多重,却被小刘一把制止。“这活不适合女孩子做。万一手上、脚上碰到了很容易划破的。 ”小刘指着自己的小腿、脚踝处的几个小口子说,才来时不小心,一碰伤就留下了伤痕。而他手上戴着的厚手套,也有着七八处明显的破损,“铝板挺沉也挺锋利的,有时候得戴两副手套,才能保证不被磨破。 ”
站台另一侧,足足9米高的站台柱旁,张师傅为了刷防水涂料每天得顺着临时搭建的杆子爬上七八趟。
“先要把柱子磨平,然后才能上涂料,得起码涂个三四遍,不然不平整的。 ”张师傅边说着,边扣上安全带,然后举着六七十斤重的涂料桶利索地往上爬。张师傅说,干这活要一直穿长袖,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在高空作业时被晒伤,另一方面也怕涂料溅到身上。为了能和张师傅对上话,记者一直站在站台柱下,等张师傅爬下来了,才能简单说上几句。 40多分钟后,记者的头上、背上已然全是汗水,两只胳膊也被晒红。
每天喝水几大壶
在一边的小桌子上,放着五六个大小不一的水壶。最大的水壶能装下近1000毫升的水。“这是厨房烧的水,每天供应给我们这些工人的。一天下来,得喝上几大壶,七八斤水呢。 ”老刘师傅说,七八斤水是最基本的量,不然每天在室外作业,体内的水分早就难以维持平衡了。潮答答的短袖T恤紧紧地贴在老刘师傅身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感觉是在洗桑拿。 ”老刘师傅说,为了赶上8月20日前完成雨棚安装的工期,班组里50多名工人天天如此。为了避开高温,他们早上5点就得起床忙,到10点休息,下午3点以后他们再开工,忙到晚上7点。
为丈夫做好后勤工作
施工场地边的一块空地,属于工友生活区。三幢两层高的简易工房,几十间房间。
在一楼靠左侧的房间门口,安徽姑娘小王正拿着木桶给孩子洗澡。她说,丈夫是在工地上负责水电工作的工人,从工地才开始施工就来了,已经三年了。每到暑假,她就把孩子也带来。“现在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工人少了很多,这几十间房间里大概住着200多人吧。 ”小王说,工地上的负责人,挺照顾有家室的工人。四五十平方米大小的房间里,一般只住1-2户人家,住得算舒服了。单身的话就得五六个、七八个人一起挤挤。虽然现在有空调的房间不多,但作为妻子,小王会每天为丈夫准备好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让他吃了再上工地,“这几天,班组里也陆续开始分发绿豆、熬绿豆汤给工人喝,以免他们中暑。 ”
-记者小记
从下午3点半到5点半,记者足足在工地上呆了两个小时。戴着安全帽,在户外来回地走动、采访,记者明显感到皮肤被晒伤的虚脱感,到一旁办公室归还安全帽时,已经挥汗如雨,口干舌燥,一口气喝下了四杯白开水。回头看看仍在工地上工作的他们,为了宁杭客专湖州南站工程进度,就这样每天在烈日下忙碌着。他们坚守的不止是一份工作,更是大家的一份期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