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绘
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怎样让制造业一线员工摆脱“流水线上螺丝钉”的处境,获得职业成长空间?近期我市推出首批11家“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将一线员工“孵化”成高技术人才。而在江北区企业“金田铜业”,这一尝试已进行了5年。董国君电气设备技能大师工作室自2007年成立以来,先后培训员工1000余人,走出8名技师、20名高级技工,去年被评为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说是工作室,看起来倒更像科研实验室。765平方米空间里,放置着高端仪器设备,还有2个多媒体教室及其他培训设施。企业相关负责人称,为了打造这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工作室的初期硬件投入达520万元,而且“将每年追加投入130万元经费用于工作室的建设”。
“技能大师”董国君在有色金属工业技术领域多次获国家级奖项,还带出40多个“徒弟”。他认为,“师傅带徒弟”的老办法,只有嫁接到“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样的新平台,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作室虽然以他命名,背后却是一支16人组成的高素质团队,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工程师、技工各4人,有色金属加工电器设备方面的公管、授艺、研发、交流可以“一把抓”。
除了传统的“带学徒”,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有许多种。在“金田”的生产型分公司,建立了十个实际操作平台,通过仿真操作演练,帮助学员把理论知识迅速消化,真正把技能学上手。同时,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的理论素养,“金田”还通过校企合作,以开设大专班、培养工学硕士等形式,送他们外出培训、深造。
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有自己的“五年计划”。“十二五”期间,工作室计划完成60次技术培训,开展10次以上技能竞赛,先后走出技师10名,技工50名。以高技能人才为依托,工作室还将配合企业完成5项技术创新项目,转化6项技术创新成果,并完成对引进重大装备的吸收改造至少6台。
企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金田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田”是我市唯一一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还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吸纳高层次人才。“大师工作站给了一线员工职业梦想,为企业人才培养体系补上了最难补的一环。”
[记者感言]
拥有一批高技术人才,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要保障,广大一线员工也渴望拥有职业成长空间。“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满足了双方的需求,也为我市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了新机制。
- 嘉兴市首家职工服务中心揭牌 下设4个工作站
- 30年合作修成正果 首家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遂昌
- 人才引进 海盐县首次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 人才引进 海盐县首次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 舟山市党政代表团赴无锡南京泰州考察人才科技工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