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31日讯 陈子腾是永康市花街镇山后胡村的村民,如果没有儿子的这场病,63岁的他,也许一辈子都待在大山里种水果卖,过着再平静不过的日子。然而,儿子陈迪挺得了尿毒症后,这名朴实的父亲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捐一个肾给儿子。
命运转角
儿子得了尿毒症
陈子腾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因为家在山里,连耕地都没有,只能靠种点水果维持生计。家中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日子勉强过得去。
2011年4月,陈子腾最小的儿子陈迪挺的一个电话,打破了原有的平静生活。“爸,我生病了,尿毒症。”陈子腾蒙了,他今年63了,身体一直很好,尚可以一口气挑75公斤的水果下山。儿子才29岁,身体也不错,怎么会得这个病呢?
尿毒症对陈子腾来说并不陌生,电视里放过,周边人也会说起,但是他从没想过,家里人会得这种病。
陈迪挺记得那段时间,他脸色发黑,全身乏力,到医院一检查,结果是“尿毒症肾萎缩”。陈子腾清楚记得那天是4月18日,那一晚,他一夜未合眼。
小儿子生病后,原本就摔伤过脊椎的母亲,只能跟前跟后地照顾儿子,地里的活全靠陈子腾一个人干。
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来了个“长期病号”,大儿子的老婆,丢下两个孩子,跑了。
陈迪挺:
乐观对待每一天
在城西新区王慈溪村,记者见到了陈迪挺。他脸色还是有些发黑,腿和脚都有些浮肿,右边脖子上,插着管子。
“每周血透都要从这里抽血出来。”陈迪挺很健谈。他16岁就出去打工,一干就是13年,身体好的时候,他和老婆都在江西打工。生病了,才停了下来。
见到记者,他指了指楼上的房间:“我们就租在这里3楼,上面热,不敢上楼。”
从窗户望进去,房间里很空,楼顶只有一把吊扇可以降温,这里的房租每个月100多元,住在这里,就是为了方便血透。
“山后胡每五天才有一班车下山,到八字墙后还要转车,一来二去,到市区得三四个小时。”陈迪挺说,每周三次的血透,一次得四个半小时,如果住老家,一天来回都不够,根本就回不去。
陈迪挺母亲选择了出外租房子。住市区太贵,又无人照顾,最终,母亲选择租住在王慈溪。一来交通便利,二来,有亲戚在这,可以帮忙照顾。
从确诊后,陈迪挺去过很多地方,只要听到哪里治这种病好,他都会去,山东、上海,只要身体允许,他都坚持一个人去,实在吃不消,他才让家人陪同。“一个人去,车费什么的开支都省点,我自己一个人坚持一下就可以了。”
报销过后,每次透析的费用是260元钱。为了省钱,原本一周三次的血透,陈迪挺缩减到了两次。
尽管日子过得艰辛,陈迪挺倒是挺乐观,整个聊天过程中他一直在笑。“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心态不好,人走得更快,还不如开心点。”而有这种豁达的心态,与陈迪挺原本开朗的性格有关,也与他迅速调整心态有关。
父亲:
我的肾给你
连续吃中药,不间断的血透,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也打破了全家人的梦想。
今年5月的一天,陈子腾将儿子叫到身边:“换肾是一个办法,我们去配型试试看,如果合适,我的肾给你。”
换肾这个办法,父子俩其实都曾想过,只是,用谁的肾,还有换肾的费用多,后续吃药的费用更多。
“如果不换肾,老是靠吃药和血透,费用太多,也没办法根治,活多久亲戚朋友就得资助多久,还不如搏一搏。”陈子腾很坚持,一年多下来已经花去10多万元医药费,再这样下去,原本不富裕的亲戚朋友,都拿不出钱来借给他们了。
这一试,父子俩还真配对上了。63岁的父亲身体很健康,适合移植。陈子腾说了,要不怎么是父子呢。
“我儿子那么年轻,还没有孩子,医生说移植顺利的话,两年后还可以生孩子。”陈子腾说出了心底的秘密,今年29岁的小儿子,结婚后,一直没有生孩子。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当记者问及,他本人年纪也大了,不担心这样做影响身体吗,陈子腾很干脆地说:“儿子还那么年轻,我做父亲的,愿意让他多活几年,应该的。”
紧张的倒是陈迪挺,向医生仔仔细细地打听起手术的风险,得知对身体没有大影响后才同意。
如今,因为费用问题,这个希望又变得有些渺茫。“医生说要准备15万~20万元,可是,我今年一年的水果收成才1000多元钱,”陈子腾很无奈。借遍了亲戚朋友,也才凑了不到10万元。眼看着今年8月份就要动手术了,一家人束手无策。
花街镇政府得知情况后表示,愿意从今年刚成立的风华基金会里捐助一部分钱,帮助这位伟大的父亲。
如果你也想帮助这位父亲,可以拨打本报电话13757989395联系记者,或者将您的爱心汇入中国农业银行,陈迪挺的账户:62284 8038 11412 83717。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