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1日讯 早上八点,是朱婷娇的出门时间。每天,这个20岁的女孩会骑着电瓶车,开往同一个终点,嵊州市东南社区。
那里,有45个孩子在等她。
朱婷娇是26个参加支教的志愿者之一,也是发起人。这些大学生来自嵊州各地,他们互不相识,却有着类似的遭遇:家庭贫困,受过慈善总会的资助。
最为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些天,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在嵊州流传。当地慈善总会的负责人说,这些学生每年都会做一些回报社会的事,这样的风气年年相传。
QQ群里,女大学生发出支教征集令
东南社区的一间活动室,已经被改装成一个教室。虽然简陋,却不乏书香气质。
昨天早上8点半,社区的45个孩子和往常一样,带着课本,来到这里参加补习。
年轻的老师们陆续到了,他们其实都还是大学生,趁着暑假来义务支教。
发起人是江南大学大二学生朱婷娇,今年20岁。放暑假时,她在一个嵊州慈善阳光志愿者的QQ群里发起了一个倡议:约一些同学一起去给孩子补课。
“我们了解到,嵊州有不少留守儿童和外来民工子女,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暑假被关在家里,特别孤单。今年暑假,我就想回嵊州义务给孩子们上课。”朱婷娇说。
这个群是去年建立的,现在有100多人,基本上是受过慈善总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好事,回报社会。
“除了说声谢谢,我们能做更多。”朱婷娇的征集令刚发出,就有20人来报名。他们并不认识,来自嵊州各个乡镇,目前在不同的大学就学。
支教班开班,45个孩子开心报到
7月中旬朱婷娇回到嵊州,其他志愿者也陆续从学校赶回来,有的是放弃学习时间,有的是放弃打工赚钱的机会。
给孩子上课需要场地,这群大学生并没有多余的钱去租场地,于是想到了借社区的活动室
朱婷娇又开始忙着联系社区,在嵊州市慈善总会的牵线下,最终确定在东南社区。
就这样,7月21日,这个补习班就开班了。45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来报到。
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打乒乓球、下棋,在支教过程中,每位大学生都精心备课,发挥自己的特长,除了给孩子们补习文化课,还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在这里能学到知识。”“在这里能交到朋友。”“在这里不再孤单”……采访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愉悦溢满脸庞。
六年级的刘彤是45位学生中的一员。见到她时,刘彤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暑假作业。“每天正常上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感觉自己的学习进步了许多。”
大热天走半个小时来上课,“小老师”心甘情愿
一开始,朱婷娇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倡议会有这么多人参加。现在,志愿者的队伍已经有26人。
每个老师,都会分到固定的学生,近似于“一对一”的辅导。
上课时间分为上下午,上午从8点30分至11点,下午2点至4点30分,一共5个小时。
朱婷娇的家住在嵊州郊区,她每天要骑20分钟的电瓶车,天气热,她会戴顶遮阳帽。到了中午又得赶回去吃饭。记者问她“累不累”,她笑着说:“这点辛苦不算什么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大三学生杜泽海,老家在三界镇,为了这次支教,他特意搬到了城里的亲戚家住,然后每次走近半个小时的路,赶到补习班上课。
21岁的吕益天老家在山区,这个暑假也住到了城里的叔叔家,他每天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给孩子们补课。
还有的则是特意在城里租了房子,另外,吃饭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辛苦,但是他们觉得很值得。
大学生们都曾接受过帮助,如今知恩图报
这些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家境贫困,在上大学时,都接受过嵊州市慈善总会的资助。
朱婷娇说,慈善总会每年都会给她5000元的资助金,帮助她完成学业。朱的家境贫困,父母生病在家,还有个弟弟读书。
杜泽海的家庭更加沉重,他父亲早亡,母亲改嫁,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还要下地干活。
昨天,嵊州市慈善总会的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大学生虽然家庭贫困,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是他们乐观向上,更难得的是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每年寒暑假,他们都会组织一些爱心活动,如去给敬老院的老人打扫卫生等等。“虽然事情很小,但是他们力所能及的。”
“我不会忘记那一声声真挚的老师好,更不会忘记那些稚气纯真的笑脸。我希望他们能永远带着爱和感恩,带着勇气和热情去追求自己的梦想。”20岁的朱婷娇认真地说着, “是社会圆了我们的大学梦,我们也应该做些事情回报社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