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郎村口美景。
浙江在线08月01日讯 在永康,石柱镇以美丽乡村建设著称,镇里还专门开辟了一条美丽乡村山水休闲线。它位于镇的中部和东部,以李溪河道边、龙溪山脚沿线17个村为主。
前郎婺剧角
昨日中午,气温蹿到近40℃,永康市石柱镇前郎村村民方同却悠然自得,坐在村口的风水坝上。习习凉风正从辽阔的西南边吹来,远处一群白鸭正在沼泽地休憩。
这一片风水坝位于山脚下,坝的一边是下杨溪,另一边是村中的池塘,依山傍水。加上风水坝比周边要高出几米,坝上樟树成林。
我们拾级而上,太阳下暴晒的燥热,被一阵凉风吹得无影无踪。凉风加树荫,让人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方同说,他就在附近干活。天气炎热,他都趁着午休的时间到这里来乘凉。
“这里是‘婺剧角’。特别是晚上,这里会聚集上百号人,听前郎村民唱《僧尼会》等婺剧。”他说。
前郎村是永康婺剧的发源地之一。从2006年开始,这里都要举行春晚,而其中婺剧表演是重头戏。因此,村里专门在这里开辟婺剧角,举办婺剧纳凉晚会。
离坝不远是一片湖水,倒映着亭台楼阁。方同说,走在九曲回廊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往村里走,还能看到一面婺剧文化墙,描绘着《穆桂英挂帅》等剧目人物。晚上,到这里走一走,坐一坐,再看看婺剧文化,的确是不错的享受。
到云溪喝不老泉
一路向前,不远处,就到了云溪村。
一到云溪村,村民就跟我们说云溪是一个长寿村。清光绪年间,这里出了一个百岁老人章氏,七代同堂。光绪帝赐给她一块匾“百龄七叶”,还专门给她建了牌坊。可惜,匾和牌坊已荡然无存,只在古谱中还留下蛛丝马迹。
村民长寿,大家都认为跟村里的一口不老泉有关。
这股泉已被村里建了一口井,就在黄尖山脚下,甘冽爽口。云溪村在清代建村。据村里老年人说,清朝时期,他们的祖先范文一来到这里时,已存在三个村———山下羊、上金和下金。可一场战乱让这三个村几乎被夷为平地。
在这三个村的废墟上,范文一重建家园。发展至今,他的后代已有700多人。范家跟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同祖宗。从去年开始,这里打出范仲淹牌。一走到村口,就能看到长须飘飘的范仲淹画像和《岳阳楼记》。在村中范家大院的白墙上,还绘着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夜半舞剑》、《断齐划粥》等。
“我们既要打‘山水牌’,也要打‘文化牌’。”云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笑会说,到现在,还有不少市区的人赶到这里来,尝尝不老泉的水。
云溪村很美,依山,村里池塘众多,共有四口。这四个池塘,从村口到村的另一头,名字依次为一年四季,春桃、夏荷、秋菊、冬梅。
云溪村村口的春桃池塘和休闲树林,是村民纳凉首选。村民王大姐告诉记者,每吃完晚饭,到村口的树林边、池塘边乘凉散步的人就多了起来。“大家都喜欢往那里去,凉快,风吹来很舒服。”
云溪村中央,有一幢老房子,被称为“范家大院”。大院有三个门口,大门已经关闭,边上两个小门开着。进门,就是一条弄堂,坐在石板凳上,穿堂风吹过,十分凉爽。
在云溪村,老年活动中心也是村民们的纳凉好去处,偌大的大厅,只有一把风扇在转,里面却丝毫不觉得热。
见记者来觅清凉,正在打牌的范大爷跟记者推荐起了村边的云溪水库和龙溪山。“水库边上,有一大片空地,种了树,有石凳可以休息,车可以通到那边。”
过了水库再一直往前,就到了龙溪山脚,如果精力好,还可以爬山,登高望远。龙溪山上山的路基本都已做好,走一段,就可以看见一个凉亭,累了,可以坐下休息。
爬上山顶远望,能看到弯弯曲曲的杨溪自北而南迤逦而下,溪边散落着密密麻麻的村落,而北、东、南三面都是重重叠叠的青山,给人以一种郁郁葱葱的感觉。
下寮村:轻舟已过万重山
别过云溪村,还是一路往前,就到了下寮村。
下寮村在杨溪水库旁,这个巨大的“水缸”,加上群山的掩盖,让村里的温度比周边要低一些。
水库边,建有一个休闲公园,还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当夜幕降临,许多住在市区的人,都会开着车子,到这里来,吹风散步。
在水库边,记者还看到一艘渡轮。这也是目前永康唯一的客渡船,它承载着附近村民往返于石柱镇下寮村和方岩镇灵岩寺前村之间的水路。如果你有兴趣,到水库对面的方岩走一遭,只需要花上5元钱,就能搭上这艘船。
但是今天,掌舵的不在,周围的群众指着墙上的几个数字说:“打这个电话,他就会来了。”原来因为交通发达了,这个渡口的生意有些冷清。掌舵的人,还在两岸码头写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乘客来了,随叫随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