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你们来了能做什么?你们有什么特长?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服务。”
……
又逢炎炎盛夏,正是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峰。然而,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实习之旅在这个夏天却屡屡受挫、屡吃“闭门羹”。
对学生来说,暑期社会实践本来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他们可以从中拓展视野、观察社会,同时磨炼自己、积累经验,但如今,来自社会的频频拒绝声,不仅让这个体验之旅被无奈搁置或草草收场,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满腔热情。
当社会实践遭遇现实需求,许多学生感慨:暑期社会实践,想说爱你不容易。
满腔热情遭遇“闭门羹”
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大一学生小刘和两名同学骑着自行车,在湖城的各个社区里转悠,想找一份志愿者工作,给社区帮点忙,也赚到自己的社会实践学分。“我们就想帮着社区做点事,本来以为挺简单的事,又是做好事,谁知道还这么难,已经吃了3次闭门羹了。”小刘有点想不通。他说,他在东北上大学,为了回湖州过暑假所以没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而是和同学约好了回湖州完成。“一些社区开门见山地问我们有没有修电器什么的技能,一听说我们不会,就很干脆地拒绝了,还有些社区直截了当地说有长期合作的志愿者,不需要临时服务。”
这个暑假里,怀着满腔热情被拒绝,“有点受伤”的不只是几名学生。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学校与社会组织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外,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实习之旅在这个夏天却屡吃“闭门羹”。“您好,家里有人吗?我是湖州师院的大一学生,能麻烦您帮忙填份问卷调查吗?”在湖城湖东小区,楚楚正敲着社区居民家的门。从1幢到32幢,一个上午,她已经上上下下不知道爬了多少层楼梯,然而敲得开的门却屈指可数。
楚楚说,有些家里明明有电视的声音,却一直不见人开门,有些应了一声,知道是问卷调查后就拒绝了。“什么叫剃头挑子一头热,我今天是真正感受到了。”接连遭到拒绝,她的声音闷闷的。
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感到郁闷,被服务的机构也很委屈。
近日,记者先后接到了10多个电话,都是大学生要求报道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而其中有两三拨志愿者的服务地点皆为湖州市一弱势群体关爱机构,且服务内容都是陪聊天、玩游戏、表演节目。“一到节假日尤其是暑假,院里就会来很多志愿者,我们当然高兴,因为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不过有的时候一天就有几十名志愿者来,我们都快成接待员了。”一家养老机构里的老人们感慨,如此服务,让他们有点“吃不消”。
从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被重点“关爱”的机构了解到,暑假里,志愿者络绎不绝,省里的、市里的,大学生、高中生,来了一拨又一拨,但如此多的志愿者为这些机构带来的却是麻烦多于服务。
服务与被服务存在“供需矛盾”
在与学生聊到服务内容的安排时,他们坦言,平时为学业和工作忙碌,暑假要进行社会实践就只能想到福利院去献爱心,可是他们基本不知道福利院到底需要什么,购买的也大都是时下流行的营养品。在被问到如何慰问老人时,他们想到的也往往都是讲讲笑话、扫扫地,还有送些水果。
采访发现, 10多年来,学生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依然集中为“老三样”,即关爱弱势群体、问卷调查、社区服务。活动内容也过于单一,以服务养老院来说,多为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和表演节目。
“我们的这些窗户,最近两个星期已经被擦了五六次。”一家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重复的服务内容,给老人带去的不是方便和快乐,而是不必要的麻烦和打扰,“如果有基本护理知识的学生能来提供服务,我们非常欢迎。”
就像工作人员反映的,服务能力有限,也是学生社会实践频频被拒绝的主要原因。
“社区里来过好几拨志愿者,都说要来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帮忙打扫卫生、陪孤寡老人聊聊天。这样的志愿服务,我们只好拒绝。”说起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名社区工作者连连摇头说,社区并不是不需要志愿服务,而是学生没法提供社区所需的服务。
她举例说,社区需要可以帮忙维修小家电的,夏天到了电风扇之类的小家电容易坏,找人修很不方便;孤寡老人最好能有长期结对的志愿者,可以定期上门服务,陪聊、帮忙打扫卫生……“能有长期服务,带技能服务的最好,我们不需要一阵风似的服务。”
除了服务与“被服务”不对口外,有些个人和团体却苦于找不到志愿者服务。
近日,一些家长打进了本报热线,希望帮忙找合适的“小老师”。“我们是双职工家庭,一到暑假,孩子就没人管,让她一个人在家里挺不放心的,送回乡下又怕作业完不成,想给她找个大哥哥或大姐姐陪陪。”一名家长在了解到本报与湖州中学推出的爱心家教已满额后,强烈建议明年推出更多名额,“暑假那么多大学生和高中生要实践,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多搞点类似爱心家教的活动呢?做家长的举双手欢迎。”
在吴兴区环渚、道场等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很多“新居民”表达了对文化活动的渴望。“小区里都有纳凉晚会,能不能到我们这里办一场?我们也可以上台,和大学生一起表演节目的。”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小方说。
社会实践避免“到此一秀”
一名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说:“现在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气派可大了,服务短短半天,不但有拍照的,还有录像的,真不知道是志愿服务还是作秀。”
在很多被服务者看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已经远远超过内容。大二学生小粲介绍,大学会要求学生做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一些中小学也会将慰问孤寡老人等社会服务活动作为暑假作业,并要求学生拿到相关机构盖章或以照片为证。“其实,我们要求盖章的时候也很难为情,但这关系到我们的学分,不得不这么做。”
怎么避免社会实践变为“到此一秀”?专家建议,志愿服务要避免重复扎堆,真正有效地把爱心落到实处,必须加深对志愿者活动的了解。以需求者的需要为出发点,了解他们需要的是物质支持?还是家庭的温暖与亲人的陪伴。
此外,一些教育界人士与家长指出,大学生、中学生社会实践不只是学生与学校的事情,社会也应承担相应职责,多些包容,主动配合,给他们更多的成长、发挥空间。
“挂号现在排队较多,您可以尝试自主挂号,请走这边,我帮您。”在市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里,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小高正在协助一名老大爷挂号。而在他们的身边,一群“红马甲”热情地为患者服务。
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日前,市中心医院首次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进医院”活动,为患者提供信息咨询、楼层导引、轮椅运送等服务。
据了解,首批志愿者一共27名,绝大部分是湖州师院口腔、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医院门诊大厅协助患者就医,提供信息咨询,协助自助挂号,取单,对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楼层引导、轮椅运送、测量血压等服务。“这些志愿者很尽责,也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服务态度很好。”对于这些志愿者,医院和患者都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不少单位都会通过团市委或者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而且在上岗前还会进行一定的培训,学生如果单打独斗遭遇尴尬的话,不妨加入这些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一名大学辅导老师建议。
团市委青少年事务部部长顾丹萍介绍,目前团市委和其他单位联合推出的暑假实践活动并不少,如关注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春泥计划”、环保志愿者等,都很欢迎广大学生加入。
“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腔热情,但是实行时太盲目了,所以会屡屡被拒绝。在规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应该先问问自己有什么技能,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安排实践活动。”顾丹萍建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