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海宁医改,感叹于当地的创新:请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面托管海宁市人民医院;与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以股份制的形式让省城优质医疗资源入驻;聘百名执业医师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力量,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低保人群基本医疗实现免费,低保边缘人群看病花费的70%可报销,医疗支出大于其上年度家庭收入的重大疾病患者,也可以获得60%的救助……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各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海宁面对问题找思路,巧扭民生魔方,给市民带来的是看得见的实惠,海宁人足不出“户”,便实现了花海宁价享受上海、杭州的医疗水平,不用担心因病致贫,再穷的人也能看得起病。这些为民创新的举措,闪耀着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智慧之光。
在城市的发展中,总是不断地有一些民生问题在社会舆论中激起层层波澜,令人满腹忧虑,火上心头。这些问题考验着政府的智慧。海宁医改的实践提供的思路是,可以从创新的视角去寻根求解。创新是发展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但我们更要认识到,创新的终极目的是为民惠民,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安心、更舒心、更幸福。从民生需求中选择创新办法,以改善民生作为创新目的,这应是创新的伦理和价值。
海宁医改实践告诉我们,民生应是创新的起点。在海宁采访,听到不少抱怨,说是之前,得病后找名医寻名院大费周折,不仅对上海、杭州情况不熟,即便是找对了医院,抛开手术费不说,住宿费、车旅费等也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民之所呼,必有所应。面对市民的烦恼,只有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才能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创新才值得称赞。否则,偏离了民生方向,再好的创新也是瞎折腾。民生也是创新的落脚点。衡量创新的标准、检验创新的成果,就要看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得怎样,就要看人民群众受益不受益、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当市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创造的激情和活力自由迸发,这种民力就会转化为城市发展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