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绿化带内种蔬菜、小区里面养家禽、楼道中间乱堆杂物……从农民到居民、农村到社区,昔日的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清香园小区也面临过这样的尴尬。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产物,农村新社区的出现,改善的不仅仅是农民的居住环境,更有他们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
整齐的公寓、洁净的道路、美丽的花草……如今,置身在这个被凤桥镇作为农村新社区自治管理试点的小区,一股城乡一体化的清新之风沁人心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业主自治,永红村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新社区管理发展新路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有益尝试。
公推公选搭建自治管理平台
2008年,借助新农村的建设项目,永红村规划28.2亩土地建设了清香园小区,共建造住房36幢,集聚农户63户。但在小区居民入住初期,清香园却遇到了如此难题:拿惯了锄头的农民无法一下子适应社区居民的生活。
“以社区环境为例,居民私自开井、搭建洗衣板、绿化带里种蔬菜,这些原有的生活习惯,把整个社区搞得脏乱不堪。”永红村党总支书记陆惠忠说,“一开始,我们开展了几次整治行动,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甚至还引发了一些矛盾。”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2011年4月,永红村党总支召开了小区居民全体户主会议。经入住的46户居民民主推荐,5名素质、威望较高的住户代表成为业主委员会成员,负责小区日常工作,进行自主管理。业主委员会组长由退休的原永红村支部书记担任。
据介绍,小区业主委员会下设综合事务管理办公室和物业管理办公室。综合办负责小区治安综合管理、文化宣传和其他事项。物管办负责环境卫生、车辆管理、物业费收取。在明确成员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小区还制定了门卫、保洁、财物、纠纷调解、居民管理等规章制度。
分类处理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针对居民私自开井、搭建洗衣板、绿化带内种蔬菜等问题,业主委员会进行了分类处理。将居民开挖的水井进行封堵,允许用水泵打水,井盖上填土30厘米并覆盖草坪;将居民搭建的水泥洗衣板进行集中清除,并在小区的东北、西北2角建造了2块大型洗衣板,开挖了水井,方便居民的日常洗衣需求,也便于污水集中处理;对绿化带种蔬菜问题,业主委员会成员分片进行清理,重新补种绿化,上门一对一进行教育劝导。
小区业主委员会专门聘请了一名保洁员进行日常保洁和绿化维护,并定时请人对小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进行养护。小区也建造了垃圾收集房,要求业主将生活垃圾投入该处。同时,在小区设置多个垃圾箱,制作文明言行提示牌,引导居民养成爱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
为确保居民财产安全,业主委员会还规定晚上10点以后进行门禁,进入人员需资料登记。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小区未发生一起偷盗案件。
优化环境构筑农村幸福新居
人在主动地改变环境,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以前有随手乱扔东西的习惯,看到垃圾桶就在眼前,也不愿意多走几步路。但是,现在看到路面上扫得这么干净,哪还好意思乱丢垃圾啊?”村民吴德荣说。
“村里专门争取到国家的秸秆沼气示范工程项目,为我们免费提供生活燃气。还特别建了770平方米的公共事务中心,居民办婚丧酒席都可以在那里。建造了休闲健身广场,大大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谈到这些服务的跟进,村民凌文忠感慨道,“以前闲了,就在家看电视,甚至搓麻将,现在没事就会到休闲广场上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活动。有时候也会打两把球。生活完全跟以前不一样了。”
小区道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小区环境采用高标准绿化、生活污水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池处理、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洁美有序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获得了新的力量。
据统计,去年清香园小区的所有业主,包括还没入住的,共自愿缴纳管理费31248元,收缴率达95.2%。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