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8年,电工班代表前往瞻岐看望康敉(左二)时的合影。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6年前,在天一广场组织的万人助学活动中,一名来自河南的外来务工者子弟得到宁波好心人的资助。今年,这名寒窗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昨天,在宁波打工的康师傅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感谢《宁波晚报》和北仑矿石码头电工班的师傅们对他儿子的帮助,顺利圆了大学梦。
外来务工者来电报喜讯
康师傅是河南人,2003年带着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康敉来宁波打工。“那时一面要租房,一面还要供儿子上学,日子过得很艰辛。”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康师傅感慨万千:“6年前,《宁波晚报》在天一广场举办了万人助学活动,正在宁波读初二的儿子,有幸得到了北仑矿石码头电工班班组结对。”
“这个班组的员工相当有心,不但承担了康敉所有的学习费用,还经常给我打电话、发短信询问他的近况,甚至还到家中或学校探望儿子。”康师傅说,初中毕业后,儿子回到河南淅川老家读高中。这些好心人依旧定期将钱汇到河南给儿子,还和当地老师进行电话沟通,关心孩子的成长。
“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有时远胜过我这个做父亲的。前不久,儿子收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立即打电话给结对的宁波好心人报喜。”康师傅说,前两天,儿子又来到宁波,当面感谢这么多年来帮助他的叔叔阿姨,同时,感谢晚报给很多的贫困家庭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平台,让他们结识了这么多甬城的爱心人士。
寒门学子幸得资助
昨天,记者找到了这支充满爱心的班组———宁波港务局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机械二队电工班。
事情还得从2007年7月说起。班组成员通过宁波晚报了解到在宁波天一广场将举办“和谐宁波·万人助学”现场结对认助活动。经过班组会议讨论,34名班员一致同意,由班组出面去资助一个学生。
8月18日,班组代表王傅海赶到天一广场,结对认助。在拥挤的认助区里,一个长相清秀的小男孩深深地吸引了他的目光。干净的小平头、一身旧旧的运动服,不大的眼睛透露着一丝渴望。王傅海驻足,仔细查看了小男孩的简介信息:康敉,河南人,2003年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宁波,现就读于鄞州瞻岐镇中学,品学兼优。“就他了!”王傅海马上办理登记、汇款等手续,将康敉的资料带回到班组。
自从有了这个结对对象后,电工班就忙碌起来:管理钱款的,负责每学期将大家捐助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提前汇给康敉;联系沟通的,负责平时与康敉的父亲打电话、发短信。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孩子的情况,电工班还多次派代表前去看望。2008年,陈之基、王傅海、贺海珍等代表专门前往瞻岐镇中学看望康敉时,班主任老师笑着告诉他们:“康敉这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人品也好,对老师尊敬,和同学友爱,大家都很喜欢他。”听到老师如此褒奖,班员们很是高兴。
爱心浇灌结硕果
康敉因户籍原因,后来回河南老家读高中,但班员们一直都记挂着他,时常写信关怀,而考入重点高中的康敉也想着电工班的叔叔阿姨们,每次期末考试一结束,就打电话汇报学习情况,还写信提醒大家要保重身体。
转眼间,康敉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心系康敉的班员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不敢私自打电话,权衡之下,他们联系康敉的班主任询问孩子的状况。老师表示,孩子的状态不错,在2000多名学生中一直遥遥领先,考进一本绝对没问题。听完这席话,大家才稍稍松了口气。
6月底,陈之基接到康敉的电话:“陈叔叔,我是康敉,我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录取了……”当陈之基将康敉以658分的高分,成为县里的理科状元,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好消息告诉大家时,班员们个个喜上眉梢,由衷地为孩子感到高兴。
而对于康师傅的感谢,班员们谦虚地说:“这只是尽了我们的一点绵薄之力,看到孩子有出息,我们比什么都开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