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两万工人转移至避灾点。通讯员糜丽萍摄
浙江日报象山8月8日电
浙江在线记者叶海
8日凌晨,象山鹤浦镇,狂风裹挟着暴雨,在南田路上经营小杂货铺的鲁海保从睡梦中被吵醒,走到楼下又把门窗检查了一遍。他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店前的马路,空无一人,处处是被吹得东倒西歪的树木。“那个时候,走在路上,人几乎都是被风给推着走,大家都躲进了家里。”
就是在这样一个风雨肆虐的夜晚,“海葵”在象山鹤浦镇登陆了。
台风过后,鹤浦镇上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跑了出来,鲁海保的小杂货铺也已经打开门做起了生意。不过他有点懊恼,“早知道台风影响这么大,之前货物就备足一点了”。
和鲁海保隔着两条街的伍彩玉和爱人则趁着风雨减弱,抓紧时间跑到地里,回来的时候发现,“都被淹了,连装种子的仓库都被淹了,足足好几万块的损失啊!”不过,懊恼之后,他们还是抓紧盘算起如何抓紧自救。
同样,几十公里之外的莲花村,正处在泄洪河道旁边,短短数小时,就成为一片汪洋,经营畜牧场的张志恩和手下六个工人跑进畜牧场,抢救了一个晚上,将损失减到最小——60多头黄牛中有五六头黄牛呛水而亡。
在象山石浦东门码头,渔民老刘刚刚将自己的渔船开回来,停泊妥当,正等着生意上门。
浙江日报宁波8月8日电
记者吴晓鹏通讯员陈红
“你儿子呼吸道有些感染,先吃点利君沙颗粒和新博林吧。”“大爷,您的血压偏高,多喝水。”今天上午9点,在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松花江中学避灾中心,曹逸正在忙着给安置在那里的群众义诊。
曹逸是北仑区新碶街道的一名医务志愿者。“台风天,气压低,空气闷热,容易诱发一些诸如呼吸不畅、高血压带来的头晕恶心等毛病。”
来自安徽阜阳的42岁谷继龙一个星期前来到北仑,打算在北仑做点小买卖。“没想到还没开始工作就碰到了台风,不过这里的政府对我们外来人员挺关照的,不仅免费提供吃住,还安排专职医生来给我们检查身体,好感动。”谷继龙一边量着血压一边说。一个上午的时间,曹逸共为100多名避灾群众进行了义诊。“大多数人员身体状况正常,也有一部分人员平常工作比较劳累,再加台风所带来的影响,出现发烧、头痛、咳嗽、鼻涕等症状。”曹逸说,对于这些普通患者,他们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感冒胶囊等常用药品,免费提供。
义诊不仅解决了避灾群众暂时的不适症状,还帮助不少群众及时发现了“潜在”的病情。今年47岁的陈文伟来自安徽,来到避灾点后,曹逸量了他的血压后发现血压偏高,就仔细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抽烟和喝酒很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你得尽早戒掉。”曹逸给出了忠告。
浙江日报舟山8月8日电
通讯员张振原记者谢国平林上军
今天,海岛风狂雨骤,可是锚泊在沈家门渔港的台湾渔民却一点也不担心,“有大陆亲人的精心照顾,我们不怕!”
“富鑫”号台轮是昨天中午12时从台湾金门到舟山市沈家门的,原停泊于港口外缘,潮流较急,担心台风来袭时不安全,边防官兵劝其驶到安全地点。下午2点,沈家门边防派出所联系好具有良好避风条件的停泊点后,派出公边艇为台轮引航,直至台轮靠上码头抛好锚。
之后,这个派出所又选派了3名有经验的官兵,与台湾同胞一起,对台轮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商量台风影响期间,可能出现的船只移锚、锚链断裂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同时为台湾同胞购买了方便面、矿泉水、蔬菜等生活必须品,送上船去。
今天下午5点,见台风影响逐渐减弱,船只安好无恙,船长张福鑫专门致电沈家门边防派出所教导员李检真,感谢边防官兵两天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8月6日恰逢香会期,为尽快疏散大批客人,避免因台风影响游客行程及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普陀山所有LED电子屏和语音系统全部启动,提醒游客停航信息,动员各寺庙、社区干部告知游客。8月6日当天普陀山共安全疏散香游客53820人。目前仅有约2000名游客尚在普陀。
浙江日报天台8月8日电
县委报道组徐平徐贵贵
记者嵇哲
一夜没合眼的梁克勇,终于熬到了天亮。眼看着雨下个没完,他的心就跟油煎一样。好不容易等到雨缓了下来,他马上撑了把伞,走出村避灾中心,急着赶去自己家看看。
还没来到家门口,远远就看到一片狼藉。他缓慢地踏过满地的碎瓦片,站在门前,表情木讷,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这下可怎么办好,怎么办好”。
8月7日晚,受台风“海葵”的影响,梁克勇居住的唯一一间木结构房子在台风中完全倒塌。
“我现在这个样子,哪里还有能力再建房子啊!”梁克勇神情忧伤而痛苦。
“天灾无情人有情。你的困难大家不会不管的。”村支书陈再进听说梁克勇回家去了,担心发生意外,也急忙跟了过去。
经过大家的劝说,梁克勇返回了村避灾中心。他说:“昨夜听到这风声那么吓人,我就担心自家房子挺不过去。”
目前,平桥镇已迅速成立工作组,帮助受灾村民开展房屋重建。村里还发动青壮年劳动力投入重建工作中。
今天下午6时,记者从平桥镇民政办了解到,镇里已启动农房保险理赔事宜,帮助梁克勇联系了扶贫结对人,尽可能为梁克勇父子的生活提供保障。目前,梁克勇暂时居住在村避灾中心。
浙江日报绍兴8月8日电
记者金敖生
见习记者肖艳艳通讯员陶剑锋
“哇,好球!”今日上午,绍兴县安昌镇白洋村文化活动中心甚是热闹,在此避台风的村民和外地民工正在观看奥运乒乓球比赛。一些老人三三两两地在闲聊,小孩子则开心地在人群中转来转去,还不时地发出嘻笑声。
昨晚在村干部的动员下,该村有40多人进入村文化中心避台风。村里为他们备置了方便面,还有人给他们烧开水。哪个受了寒,还送上热腾腾的姜汤。
在台球活动室,十几位老人盘坐在草席上聊天。今年75岁的朱连香是最后一位转移到这儿的。她独居在旧房子里,村干部上门做了几次思想工作,她才肯离开家。“这儿热闹。”朱连香摇着蒲扇笑说。
在白洋村,外来务工人员有6000多人,将近当地人的一倍。他们中的一部分租住的房屋不是太好,容易在台风中出险,因而在这儿避台风的40多人中大多是民工。来自四川的张建设说:“我们家乡没台风,也不知道台风到底有多厉害。要不是村干部让我们到这儿来,可能还傻乎乎地呆在村边的危房里呢。”
浙江日报杭州8月8日讯
通讯员程大鹏宋桔丽薛建华
记者李月红白丽媛
“来来来,我们一起来跳格子……”8月8日中午,我们走进桐庐县窄溪小学,一阵童音传入耳内。二楼,三五个孩子正在做游戏,家长们则在走廊上聊天。学校共聚集了近500人,他们都是在政府和所属单位的安排下,昨天中饭后陆续从工地、出租房、拆迁安置点、危旧房等不安全地带撤离至此避风的。看到我们到来,很多民工围了上来,他们说,从昨天傍晚搬到学校后,他们一直很安稳,因为饭、水都由政府和公司提供。
下午15时30分,记者在滨江区西兴街道七甲闸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碰到四川剑阁籍农民工王青友,他和500位工友正住在这1600平方米的临时安置区里。地上整齐地铺着简陋的塑料布和民工们自己从工地宿舍拿来的凉席,工地项目部在应急避难场所内为职工摆上电风扇、放上了电视机,还有的为职工安排了早、中、晚三餐饭,也有为职工送上了扑克牌。
滨江区有11000多名建筑民工,该区昨日紧急启动了防止民工台风期间返回施工驻地的锁水、锁电、锁门的“三把锁”管理制度,全区92个工地居住在临时设施内的职工被悉数转移到了预先安排好的应急避难场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