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0日讯 菜篮子是每个马大嫂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对杭城部分居民来说,这菜篮子拎得不容易——家离农贸市场有点远,买个菜要走老半天。难得有个物美价廉的临时菜贩进小区,得像打游击一样东躲西藏。
现在,要是新鲜蔬菜直接送到家门口,你说好不好?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有关部门获悉,《推进“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今年,杭州要在部分社区试点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让马大嫂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农副产品。
有蔬菜水果,也有肉类海鲜,但不能卖活杀产品和现场加工品
这次试点的范围包括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各区)的所辖社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所辖社区(村)可以参照执行。按照要求,2012年,各区政府(管委会)可先选择2-5个社区进行试点。
这“菜篮子”直通车卖些什么?
记者帮大家打听好了:直通车可以在社区里设点,也能配送入户;附近的超市、农贸市场也可以就近把菜送到社区里卖,或者在社区(农贸市场)里开设“菜篮子”连锁门店(摊位)等。
直通车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蛋、粮油等为主的农副产品,鼓励大家用净菜方式来交易,而且还明确规定——不得经营活杀产品和现场加工品——看到这里,相信许多人都有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海鲜和肉类不能卖?
为此,记者请教了市贸易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企业有存储条件,比如有冰箱等,鱼虾等海鲜和肉类是可以现场卖的。但如果说买一条鱼要现场剖杀,买只鸡要去毛洗净,这样是不行的,加工好了,也不能卖。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是出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
开通前要征求民意,直通车菜价会低于市场价
不过,这直通车还真不是说开就能开的,无论是配送企业还是社区,都得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作为社区,居民得有需求;周边半径250米以内没有农贸市场;另外,还得有直通车停放的场地和居民选购的场地、空间。在开通前,社区也要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
作为配送的企业,更是要有相应的资质。比如企业原则上是建有蔬菜基地并实行生鲜农副产品直采;或是建有“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县级以上规范化专业合作社;或是入驻农贸市场直供直销的单位。除此之外,杭州还设了一些门槛,比如要有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和能力;要建立台账,商品的质量可以追溯到源头;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加工配送和仓储空间;要明码标价,作价公道等。有意思的是,杭州还把“使用环保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写进条件中。
此外,杭州还对试点企业提了一个要求:销售蔬菜等群众必需的农副产品时,应低于市场价,并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承担保障供应、平抑价格的社会责任。
已上报试点社区名单,年内将进行试点
杭州的想法是,“菜篮子”直通车实行定时、定点运行,具体哪个时间点,由试点企业和社区商定。另外,对于直通车的管理,杭州也有详细的规定:“菜篮子”直通车须选用蓝色牌照的小型车辆,按照所需的实际线路核发通行证,并统一车型、标识、颜色,车体标示“‘菜篮子’直通车”字样和试点企业全称、监督电话等,方便大家辨认和监督。
直通车搞得好,不仅对企业和社区是个双赢,还能得到市政府的奖励。杭州规定,对设立“菜篮子”直通车的社区,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扶持资金,大家满意的试点企业,市政府也要视情在资金、配送中心建设用地、车辆购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另外,“菜篮子”直通车还能享受鲜活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
在试点过程中,杭州还要制定和实施一个退出机制。如果一家企业卖给大家的菜价格高,质量不好,甚至还有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企业,肯定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
市贸易局相关处室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有部分城区上报了试点社区的名单,最终的名单,有待相关部门对社区和相关企业的条件、资质进行审核后再行确定。
按照计划,8~11月,“菜篮子”直通车试点企业将与试点社区进行对接,签订协议后开始运行。年底,杭州将对试点情况进行总结,要是试点情况不错,以后有望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推广。
社区“小菜场”:期待转型
昨天下午4点多,在仓河下一家卖蔬菜的小店里,一听记者说杭州推行菜篮子直通车的计划,收银台前的一名中年女子就使劲摇了摇头:“这样对我们肯定是有影响的啊!”
这家店的面积不大,主营各类蔬菜和水果,规模虽然比不上农贸市场,但品种也不少,有土豆、四季豆、白菜、葫芦等几十种蔬菜,把柜台摆得满满的。一旁,还有一个泡沫保鲜盒,里面装着几条鱼。中年女子说,他们这里是经过批准卖这些的,主要提供少量的鱼、肉,还有各类蔬菜。
光顾这家店的,多是住在附近的小区业主。记者与中年女子交谈的时间里,就有不少顾客前来选购。“生意也就马马虎虎吧。”中年女子说,他们每天都要跑到勾庄去买菜,确保卖的东西是新鲜的,然后还得比农贸市场卖得便宜至少几毛钱,所以也赚不了多少钱。“前段时间附近社区就叫了外面的车子送菜过来,一个礼拜两次,对我们就有影响,更别说以后了。”中年女子告诉记者。
在店门外,记者碰到住在附近浙大御跸社区的谢大妈,她说,社区附近有3个农贸市场,分别在体育场路、建国路和中河路,不管哪个,走过去也要个10来分钟,“天气凉快倒还好,碰到天气热,实在是走不动。”谢大妈说,这家店她一个礼拜要来光顾四五次,周末子女要回家吃饭了,她才去农贸市场买菜。“说句实在话,店里的菜平时吃吃都不错的,价格也比农贸市场便宜,但如果真是你说的那样有蔬菜送上门,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好事情。不过关键还是要看价格和质量,如果物美价廉,肯定是家门口挑挑好啊。”
对于“小菜场”的这种担心,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在选择社区试点的时候,肯定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另一方面,“引进竞争,让居民能在家门口买到物美价廉的菜,也不是坏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