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琳培养的梭子蟹
他们都是宁波农业科技人才中的精英,有人做了袁隆平认为不可能的事,有人将梭子蟹养殖从亩产50公斤一下子提高到了400公斤。
在昨天的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暨农村工作指导员会议上,王春琳、马荣荣等5人获得了“农业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先进人物”,政府奖励每人20万元。另外,屠友金等30人获得了“宁波市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奖”称号。
梭子蟹单产大幅提高
眼前的王春琳身材微胖,面容和善,他是宁波大学“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首席专家。“以前的梭子蟹养殖技术,每亩产量不足50公斤。”王春琳推广“三疣梭子蟹设施化、集约化养殖方式与新品种养殖”技术,开创了“可控性强、高产优质”的新局面。
他和他的团队通过鑫亿公司等基地,实施梭子蟹单体筐养,从水泥池设施化模式到土池立体养殖模式,提供包括信息化、自动化、到配合饲料制作、软壳蟹制备等的配套技术服务。
“一平方米水体放两个筐,一亩就是1300多个筐,每个筐养两只梭子蟹,每只半斤重,按70%成活率算,至少800多斤亩产量。”王春琳说。
做了袁隆平认为不可能的事
宁波的水稻界有个传奇人物,业内传说他“为一粒种子付出了27年心血”,这个人就是马荣荣,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一直致力于旨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水稻杂交研究。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2号,作为他和他的团队的得意之作,连续四年摘取浙江省晚稻单产桂冠,2011年甚至取得了亩产943.1公斤的佳绩,媲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超级稻。
而籼粳亚种之间的杂交,曾被袁隆平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马荣荣在研究籼粳杂交的时候曾向袁隆平寻求过帮助。“不稳定,生产安全性不过关,也就是没有前途。袁先生劝我不要搞这个东西了。”确实,当初很多研究成果都无法实现在生产上的应用,包括马荣荣在内。但马荣荣没有放弃。
如今,籼粳水稻亚种间的杂交从设想变成了现实,并且大面积、长时间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米质优,口感好,综合了粳稻和籼稻的优势,终被专家定位为“国际领先水平”。
马荣荣和他的团队有个计划,甬优系列杂交稻组合要在现有年推广面积200万亩的基础上,到2015年扩大到400万亩以上。
几年来,团队在全省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或科技型示范大户10个,全省年梭子蟹养殖面积为25万亩,年产值近20亿元。
据都市快报 记者 朱锦华 通讯员 张彩娜
- 法制网:浙江北仑边检站创新干部管理方式推行月评制度
- 北仑边防检查站:用自主创新助推口岸管控
- 北仑站依托信息站技深入推进海港边检勤务模式创新工作
- 宁波北仑边检站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宁波防御强台风“海葵”:风雨同舟162小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