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5日讯 上海书展,今年是第9届。
可追溯起来,如果从它的前生、1981年9月开办的上海出版界图书交易市场说起,上海书展已经31岁了。
“那时叫‘上海书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已经非常红火。杭州的年轻学生,还有读书人,都会成群结队去淘书。”杭州师范大学动漫学院副院长夏烈至今记得,背着双肩包、坐着绿皮火车,顶着烈日跑去上海书市的情景。
杭州晓风书屋的老板娘朱钰芳,也是当年上海书市的拥趸。“在黄浦区,靠近福州路,也是每年夏天举办,是我们向往的一个盛会。”
夏烈的那本萧乾、文洁若翻译的《尤利西斯》,就是在1991年的上海书市上买到的。“那时的物流不发达,上海有的书,杭州未必有。”因此,上海书市对夏烈这样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个福音,“满足我们的阅读饥渴症,总是拎着沉甸甸的几袋子书,惬意地回来。”
到了2004年,上海书市改名为“上海书展”。
从此,单纯的图书交易,变成了以出版社为主的营销、征订、宣传集散地。
为了招徕人气,各家出版社纷纷邀请名人“站台”,牌儿一年比一年大。这两年,港澳台的作家以及海外的名作家们,又成了“新宠”。
“对普通读者来说,淘书的乐趣少了很多,追星的成分占了大部分。”夏烈说。
但,纵然是追星,上海书展,仍然对杭州读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杭州没有大型的高品质的书市,所以,能在仅一个小时车程的上海,见到这么多的大牌作家,甚至跟自己心仪的作家面对面交流,还是让人非常心动。”黄鑫是位刚大学毕业的白领,爱好台湾文学的她,前年去上海书展见过朱天文,今年,她还准备去看看朱天心。
上海书展,也渐渐成了杭州作家的重要舞台。
这几年,麦家、南派三叔、沧月、流潋紫,都是上海书展的人气作家。去年,南派三叔在上海书展一口气签掉了5000册《超好看》。
从“上海书市”到“上海书展”,炎炎八月里那场关于阅读的盛事,已经成为长三角夏日的“文化嘉年华”。
每年到这个时候,书展叫喊、喧嚣的声音按时传来,挑动着爱书人的敏感神经,唤起我们心底潜伏的对读书美好的感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