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5日讯 “秋老虎”在民间是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的高温天气;而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但不管怎样,“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而眼下已进入立秋,处暑也即将到来,近期开始正是“秋老虎”高发时期。这期间哪些疾病要重点防?越城区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疾病预警显示,这期间,要重点做好预防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和媒介生物传播等疾病,还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和因游泳发生的溺水等意外伤害的预防。
细菌性痢疾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有关方面要教育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在疫区用消毒过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在疫区不要参加婚丧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动。
其次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预防蚊媒传播的相关疾病。进入夏季是蚊活动的高峰季节,蚊可以传播许多传染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疟疾、登革热等。
针对蚊媒介传播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病人进行及时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同时搞好动物圈棚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子的孳生地;还要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等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本市适龄儿童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来人口也应到所在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补种以降低乙脑发病率。
此外,虽然秋天近了,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谨防中暑发生仍然不能忽视。尤其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秋老虎”一来,须加强通风降温设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还要合理调整工休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市民则要注意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