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励忠国画《金秋山居图》
浙江在线08月17日讯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陈洪绶的第13代族孙,是辗转数省市摆地摊维生的草根画家。却在摸爬滚打辛苦谋生20多年后,迎来了“野百合的春天”——年届60的陈励忠先是成为铁道部签约画家,至今已承揽了武广高铁6个贵宾室的主题画创作(详见晚报5月2日报道)。近日,他又收到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的聘书,被聘为副院长,并正式成为该院院士。
从读美院的少年
到流浪的地摊画家
诸暨枫桥为著名书画家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的老家,当地素有重书画的传统。1952年,陈励忠就出生于此,为陈洪绶第13代族孙。陈励忠的父亲是一名修手拉车的工人,工作间隙喜欢写写画画。受其影响,陈励忠从小就表现出对书画的喜爱。五六岁的时候,就常常自己折一根树枝,在门前的泥地上画鸟画狗。1965年,13岁的他被免费保送到中国美院国画系,主攻山水和人物画。
“当年中国美院的校长潘天寿先生在教育比我大的学生时,曾拿我作比,夸我是‘用心和头脑绘画、写字的人’。”这句话被陈励忠一直刻在心里,鞭策自己。
但美院的受教经历仅仅只有大半年,随着“文革”的来临,学校一夜贴满大字报,陈励忠只得卷铺盖回家。此后,他进过工厂,做过普通工人,但书画一直是他心中难舍的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工厂下岗后,陈励忠离开家乡,开始了他流浪画家的生涯。
书画创作从摆地摊
转到高铁贵宾室
陈励忠自画自卖,先后辗转绍兴、苏州、南京、天津、长沙等多地的文化市场,靠着摆地摊的方式,他养家糊口,也追逐着自己的绘画梦。
地摊一摆就是20多年。“最苦的时候,下雨天没生意,我们连房租都交不出。”妻子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边,儿子则放在外婆家。
一直到2010年,命运以一种很偶然的方式眷顾了陈励忠。在长沙“清水塘”摆摊时,陈励忠的一位老顾客给女儿订购了一幅宽3米、高1.5米的国画,交画时,老顾客提来了2万元。“我们吓坏了,以前作一幅画充其量几千元。”想到自己人生地不熟,谨慎的陈励忠请老人叫来子女,一起商量一个合适的价格。老人叫来了自己的儿子,最后商定了1万元的价格。但老顾客这位在湖南省文化厅做领导的儿子却记住了陈励忠的名字,对他的画十分欣赏。
这一年,正逢铁道部武广高铁面向社会招聘画家,为武广高铁贵宾室创作主题画。正是在这位领导的推荐下,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画家陈励忠得以参加角逐,并在370多名高手的竞争中,拿到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签约铁道部武广高铁,取得了武广高铁贵宾室主题画创作的绘画权和署名权。
今年4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又将株州西站贵宾室门厅的主题画创作任务交给了陈励忠,给他的价码也比原来高出不少。
这些巨幅国画每幅都在20多平方米以上,问及如何作画时,陈励忠夫妇笑了。“长沙‘清水塘’旁边就是博物馆,有个老乡在那里当保安。逢有大单时,我们就请老乡帮忙,进博物馆画。”宣纸就放在地板上,陈励忠则趴在地板上作画,“当然人不能直接趴在纸上,不然画就破了,得垫上毯子。”陈励忠从房内拿出了一床薄薄的红毯,除了笔墨纸砚,这也是跟着他走南闯北的“吃饭家伙”。
今年5月,陈励忠应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之邀,赴大连现场作画,并通过了顾问团的评审。专家认为其用墨独特、艺术感染力强,是中国巨型国画创作中难得的人才。近日,陈励忠正式成为中国书画文化研究院院士,并被聘为该院副院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