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喷气雾技术,建德百万苗木安然度夏。 宁文武 摄
浙江日报讯炎热的天气,并非种树的好季节。但在长兴县苗木主产区,我们看到每天傍晚都有装满苗木的车辆从这里起运。当地苗木协会理事长吴加平告诉我们,这些苗木大都销往外地,近的,到上海、南京;远的,到重庆、大连。多的时候一天就有两百多车。
这样的热闹情形,正是我省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我省花卉苗木行业年总产值已经突破400亿元,成长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棵大树。日前,笔者深入宁波、嵊州、金华等苗木主产区,穿行在花的海洋、树的森林,感受到浙江苗木产业的新变化和致富农民发自心底的笑容。
北仑:“杜鹃”美丽变身
【花卉苗木业已成为我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年总产值超过4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全省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的农户超过10万户,亩均产值逾8000元。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杭嘉湖平原、萧绍甬平原和金衢盆地三大花卉苗木产业集聚区。】
来到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仿佛来到了杜鹃花的世界。路边田野里,一垅连着一垅,一片连着一片,虬枝蜿蜒的花树密密匝匝地生长着,偶有几粒花骨朵儿零星散落在绿叶丛中。“如果三四月份来,这里就是一片花海了。”北仑区林业局的同志略带遗憾地对我们说。
说起北仑杜鹃花的发展,不能不提到当地一位略带传奇色彩的人物——人称“杜鹃王”的沃绵康。正是他历经10多年,探索成功了一套成熟的杜鹃花嫁接技术,使单色杜鹃变成了多彩奇皅,使身价卑微的山野灌木走进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
如今,沃绵康的杜鹃花培育基地已有200多亩。在他其中一个基地——北仑万景杜鹃良种园内,我们看到,早年的小竹棚已经被先进的连栋大棚取代,一盆盆半人高甚至一人多高的杜鹃,被修剪成造型优美的盆景。沃绵康告诉我们,他现在琢磨的重点是:怎样让杜鹃花进入更多普通消费者的家门。“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做得更大。”
目前,沃绵康培育的杜鹃盆景七成以上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销路根本不用愁。
“在北仑,通过种植杜鹃发家致富的农户数不胜数。”区林业局的同志介绍。杜鹃已经成为北仑区的一张“金名片”,并带动了其他花卉苗木的发展,形成以杜鹃、茶梅、茶花等花灌木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区花卉苗木年销售额达10亿元,花农人均年收入超过3.4万元。
乐昌:“含笑”悲喜剧
【浙江花卉苗木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经历过多次起伏。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站长骆文坚认为,造成大波动的主因就是“跟风”,一哄而上地发展,最后凤凰变乌鸡。】
在嵊州市升三苗木场里,生长着十几种风景苗木,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排树身高大、树干粗壮、冠形优美的玉兰树。苗木场场长裘明华抚摸着树干,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像这种胸径20厘米的玉兰,单株身价在2.5万元以上。而这种规格的玉兰,场里有上千棵。”
但就在几年前,升三苗木场差点遭遇灭顶之灾。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高大的玉兰树都是将玉兰嫁接到乐昌含笑上形成的新品种,叫“嫁接玉兰”。裘明华告诉我们,乐昌含笑是在1998年引进的,因为生长速度快,树型也好,很快走俏市场,当地农民大量跟风种植,到了2005年,市场一下子跌入低谷,农民纷纷把玉兰树砍了当柴烧。
被逼入绝境的裘明华开始找出路,在当地林业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他尝试将市场上俏销的玉兰嫁接到乐昌含笑上去,他们采用“高接”的办法,即保留乐昌含笑的主干,通过枝条嫁接换上玉兰的树冠,获得成功。而且,“嫁接玉兰”保留了乐昌含笑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优点,身价反而比普通玉兰要高。
现在,乐昌含笑嫁接玉兰技术在当地已经普及。而乐昌含笑作为一种优良的嫁接砧木,身价也迅速回升并稳定下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