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网传余姚财政局一顿饭5万 回应称为消费合开的发票
2012年08月22日 03:35:15

   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54695元,这是余姚财政局的一顿饭钱。”

  前天晚上8点02分,新浪网友@聆听黑幕的一条微博,引来众多关注。随微博发出的,还有一张转账支票的照片。记者看到,在这张8月17日开出的“宁波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专用凭证”上,用途一栏写着:051001市财政局餐费;收款人为:余姚市城区环球鲍翅馆。

  昨天中午,余姚市财政局发微博称,这5万多元是15次接待用餐的费用,并不是一顿饭吃掉这么多。

  但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该局相关领导面对追问语焉不详,拿不出像样的证据自证“清白”。

  发帖网友称看到10多张转账支票,他拍下了金额最大的一张

  前天晚上9点左右,网友@聆听黑幕删掉了那条引发众多议论的微博。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给他发了站内私信,他也即时进行了回复:我是通过一个朋友的朋友看到这些转账支票的,他在银行工作。这一摞转账支票一共有10多张,都是最近开出来的,金额大小不等,5万4的这张金额最大,我就拍了下来。

  这位网友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在回复完记者这个问题后,就从微博下线。其他的问题,再也没有回音。

  余姚财政局官方微博回应:5万多元一共吃了15顿饭

  昨天中午,余姚财政局官方微博“@余姚市财政地税局”发了一条辟谣微博,这是该微博账号发布的唯一一条微博。全文如下:昨晚以来,有新浪微博用户发表博文称,余姚市财政局一餐消费5万多元,引发了广大网民关注。我局获悉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经核查,网络所称的一次性消费5万多元的信息不符合事实,该金额系5月份以来特别是杨梅节期间接待15批次来客的累计支付费用。

  办公室副主任:15次消费的明细单据已销毁

  余姚市财政局位于余姚市区南滨江路118号,而那家“余姚环球鲍翅馆”就在财政局的隔壁,十分近便。

  余姚财政局有1个局长,5个副局长,不过记者未采访到他们。

  最后,一名自称分管行政后勤的办公室副主任徐文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并不否认,微博上盛传的那张支票是真的。

  记者:你们在微博上说,5万多元不是一次消费,而是15次消费,有证据吗?

  徐文杰:局里只有一张15次消费后的发票,你要具体明细的单据,没有,已经被粉碎机粉碎了。

  记者:每次的消费凭据,都是报销凭证,怎么能粉碎?

  徐文杰:我们每笔招待客人的账目,不可能留得那么细。如果都留下来,客人来我们这里,点过什么菜,吃了多少钱,也都留下来了,传出去被客人知道,以后他们还会到我们单位来么?

  记者:你们招待的,都是些什么人?

  徐文杰:5月份到7月底,杨梅节期间,来我们单位的客人,主要是兄弟单位的领导,有宁波市内的,也有大市范围以外的。

  记者:他们来了,你们就去环球鲍翅馆吃饭?环球鲍翅馆是你们的定点餐馆吗?

  徐文杰:定点谈不上。主要是离得近,我们去得多一些,出门就能到。平时有客人来,我们也会到市区的其他地方吃。

  票据监管部门

  多次消费开一张发票,违规

  在与徐文杰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余姚财政局到鲍翅馆吃饭,不管消费多少次,都是直接签单,最后付账的时候只开一张发票。

  “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开的,每年都要经过审计局审计,一直都没问题。”徐文杰说。

  不过,记者咨询了宁波市财税票据监管中心和12366税收服务热线,得到的回复都是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15次消费,开一张发票报销,这不符合有关规定。”监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一般情况下,商家也不会同意这么开票,因为怕被税务查,“这些票据作为原始凭证,至少要保存15年。”

  余姚财政局称,具体的消费明细都销毁了,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健 龚振岳/文 王健/摄 编辑: 崔晓宇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宁波一外贸员开“阴阳发票” 侵吞公款36万
  • 侵吞公款129.3万元 "差钱"的业务员盯上了床上用品
  • 中央电视台:侵吞公款欲偷渡 未出国门便落网
  • 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 村官侵吞公款等窝串案突出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