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警方做禁毒宣传
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禁毒工作不仅是智者的舞台,还是勇者的战场,在永康市公安局,就有这样一支“刀尖上的舞者”——禁毒大队。
今年以来,永康市公安局共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7人、查处吸毒人员108人,缴获各类毒品合计1600余克,其中海洛因514.09克、冰毒583.11克、氯胺酮487.66克。
日前,该局因在毒品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中成效突出,受到了浙江省公安厅的通报表扬。
>>露头就打——严惩涉毒违法犯罪
4月12日,历时8个月,行程数千公里,永康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在浙江省公安厅、金华市公安局的领导下,凭着丰富的侦查经验,一举摧毁了一个以郝某、吴某为核心,盘踞在永康,网络辐射至周边武义、东阳、浦江等地的特大吸贩毒、容留他人吸毒团伙。
这个案件在侦查期间,被公安部定为“2012-092”案件。
“2012-092”不是一串干巴巴的数字,而是永康历史上第一个侦办的公安部涉毒目标案件,也是金华地区今年第一个公安部目标案件。
2011年9月,永康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在工作中发现有人从云南贩毒到永康的线索。经过半年多的侦查,警方基本摸清了该团伙主要成员的身份、毒品来源、贩卖渠道、毒品交易数量、交易频率及交易地点等重要信息。这个特大贩毒团伙成员大多来自云南省镇雄县,人数多达40余人。
2011年以来,该团伙以“蚂蚁搬家式”的手段,将海洛因等毒品从云南运输至永康,建立了云南至永康的运输、贩毒网络,同时警方还发现团伙成员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厅、金华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在省、市两级禁毒部门的直接指挥下,代号为“利剑”的统一收网行动以永康市为主战场,抽调云南昆明、昭通,浙江金华等地警力400多人,分两次对主要涉案人员进行抓捕。
刚20岁出头的小易落网那天,离他第一次贩毒正好整整一年。
截至日前,警方共抓获嫌疑人56人,其中刑事拘留贩毒嫌疑人36人,查处吸毒人员22人,缴获毒品海洛因可疑物计718.04克。
>>企业帮扶——让戒毒人员再就业
“打击毒品犯罪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是,如何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也是我们时刻关注的问题。”永康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胡龙说。
该局联合永康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展戒毒人员用工就业培训,同时通过发挥民营企业优势,积极鼓励企业招用戒毒人员就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努力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帮助。
永康市三马工贸公司是一家福利公司,也是一家戒毒人员帮扶企业。如今,已有10多名戒毒后的聋哑人到该公司就业。
小田就是其中一位。
“现在的我已经脱胎换骨,我会努力工作、努力生活,让关心我的人放心,更不能让帮助我的群姐失望。”小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
她说的群姐,就是三马公司的办公室副主任童爱群。
童爱群同样是一名聋哑人,也是金华市聋哑人协会主席,更是聋哑人的人生“引路人”。
年轻的小田曾因一时好奇,染上了毒瘾。离开戒毒所后,小田一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此灰暗了。
很快,童爱群找到了她,将她招进三马公司,手把手教她操作技术。刚到公司时,小田对企业环境不熟悉,在工作上遇到很多麻烦,还开始讨厌上班。童爱群耐心地开导她,还经常带她四处逛逛,把她介绍给其他同事,使她很快融入了这个群体。
刚戒毒出来时,有几位以前的“毒友”经常找借口来找小田,想引诱她复吸。童爱群了解情况后,每天都寸步不离地跟着小田,吃饭、逛街,甚至有时候上厕所都一起。
对在哺乳期、怀孕或带有幼儿的女性戒毒人员,及时给予相应的计生和帮扶措施;对患有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涉毒人员及时做好医治和监控检测工作,防止病源扩大和蔓延;对有困难的戒毒人员家庭,在用工、就业培训、社会补助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一条条帮扶措施,一份份真情关爱,禁毒工作者们做出最大的努力,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组团帮教——努力创建“无毒社区”
不久前,胡龙带着民警一起走进了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园朱社区戒毒人员王某家中。
“看着渐渐成长的可爱儿子,还有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年迈的双亲,我真的该永远远离毒品。”王某感慨。
王某2002年开始吸毒,曾被强制隔离戒毒两次。2008年12月,王某结束强制隔离戒毒,开始在江南街道执行社区康复工作。在社区康复期间,王某破罐子破摔,不愿配合工作。
胡龙得知情况后,与江南街道居委会干部多次到王某家中同其谈心、交流,跟他的亲人沟通。
民警和社区干部的一次次上门谈心,终于打动了王某,王某开始主动配合康复工作。现在,王某已经找到了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今年以来,永康市禁毒办通过发挥禁毒委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区)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开展定期谈话、尿检、家访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和预防工作,促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对外省市特别是云南镇雄等重点地区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在永康务工因吸毒被查处后愿意在永康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由务工企业组建帮教小组,落实帮教措施,各镇(街道、区)负责监督管理。
>>禁毒社工——善用真情创造新生
“这几天刚送来一名康复人员,我得时常上门走走,这样对以后开展工作有帮助。”8月17日,当记者拨通胡锦妮的电话时,她正忙着整理康复人员的资料。
胡锦妮是古山镇禁毒办的一名禁毒专职社工,2008年开始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
在永康,除了一线的警务人员,还有17名禁毒社工,他们被分配到各镇(街、区)和市禁毒办,以社区康复模式为吸毒者进行服务。
“得知我当上了禁毒社工,有人提醒我,可能会遇到被泼水、放狗赶的情况。刚开始当禁毒社工我也会担心,自己一个女孩子是不是做不来?但跟戒毒者接触下来,我觉得关键还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他们并不可怕,也是普通人,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正常交往,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投入到角色中。”
刚接手这项工作时,胡锦妮也烦恼过,因为有些吸毒人员是聋哑人,联系不方便,语言无法交流,只能通过手机短信联系。
“每次联系吸毒人员去接受尿检,我都得发好几条短信提醒他们,有时候还得上门找人。”尽管繁琐,但因为对工作的热爱,让胡锦妮很快适应了。
“遇到不肯配合的人,我也是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经常上门谈心。”在胡锦妮的帮助下,成功戒毒的已经有十几个人了,“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我会坚持下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