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18年前的今天,国务院批复台州撤地设市,此后,台州便有了中心城市。
古时的中心城市大多谓“城”,比如“苏州城”、“杭州城”等等,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过,台州没有这样的底蕴和传承,中心城市是从县域一跃到了地级市主城区的。
所以,18年来,台州一直在努力做这样一件事:让这个新兴的组合式城市在各方面尽可能快地趋于融合、发展,不仅使之成为这一区域的龙头,也让它成为这个地方人们所认同的一个代名词——台州。
记得11年前,本报原总编辑周美禄曾在《台州晚报》的头版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台州到底在哪里?》。里面对台州知名度为什么低的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提出了台州人需要吆喝“台州人意识”的观点。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一观点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心城市融合度的问题。一个新兴的组合式城市如果没有一张统一的“台州牌”,如何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市民拥有认同感?
可喜的是,18年来,这种融合的进度是迅速的。
我们看到:“中心城市”的经济在快速崛起,市民生活越来越富足;“中心城市”的城市公共设施在不断地完善,市民文娱休闲越来越丰富;“中心城市”的路网建设在快速推进,市民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
但正如一个城市需要有沉淀一样,台州的中心城市发展同样需要有自己的沉淀,不管是经济的、文化的还是观念的融合,过程中问题和困难也在所难免。
民生领域里,我们发现:在路网方面,三区现有的路网制约着现实的距离,大环线逐渐成为城市道路,快速通行已成难题;在公共出行方面,跨区公交的匮乏越来越制约着市民的“互流”;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还有存在;在商业方面,城市综合体的缺乏和商圈的薄弱难以集聚人气;在医疗卫生、教育、供水一体化和社会保障的某些方面,一些政策和资源还得不到共享……
18年,对于台州中心城市建设来说,成就是巨大的,所有的问题和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可以料想的是,若干年后,当这些问题逐渐被解决,新的挑战又将出现,那时,过去的问题将成为中心城市的沉淀,以后的问题又将成为市民对它新的认同,新的期许。
基于此,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突破三季度·促市区融合”系列报道,从民生视角,挖掘台州在上述中心城市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困难问题,通过这组报道为台州进一步推动市区融合鼓与呼。
内环线示意图
台州市是一个组团式滨海城市,椒江、黄岩、路桥三个中心城区呈现“山在城中,江穿城过”的独特自然风貌。拉近三区之间的距离,让三区的交通、经济、文化更加融合通畅,是台州人一直的期盼,而这一切都与路网有关。
数据
1998年8月10日,椒黄路大环线全线贯通;
2008年,中心大道通车;
2010年,台州大道二期建成;
2012年,台州大道三期动工,内环线部分路段已经建成,82省道复线、104国道桐屿至泽国段等进入路面施工阶段,朝着年内总体完工目标冲刺……
从大环线建成至今,椒江、黄岩、路桥三区之间的道路建设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今年1至6月,台州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9.1亿元。其中,椒江区完成交通投资4.24亿元,路桥区完成投资2.85亿元,黄岩区今年交通重点工程需要落实建设、政策处理资金5.837亿元。
而根据最新的《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的三区将构建“一环六射四连”交通网,让三区城市建设更加紧密结合。
个案
洪家西边的发展“有戏了”
钗洋村、后洋王村、杨家陇村、祝昌村、塔下程村……这些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处于椒江洪家街道的西部,离东环大道较远,地处偏僻。
2008年之前,这些村除了一些狭小的村路,没有一条像样的主干道。外面的城市对他们来说很近,但路很远。
“那个时候最好的路就是双桥路,路面宽7米,可以容纳两辆车并行。其他村路都坑坑洼洼的,遇到两车相向时,挤不过去,还会翻车。后来,洪龙路、兆洪路拓宽改建,这几个村的出行才好一点。”洪仙法是洪家街道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也是亲眼见证中心大道、台州大道逐渐建成的老规划员,说起道路建设给洪家西边村落带来的变化,他感叹:“以前从钗洋村到椒江要走环线肯定超过半个小时,2008年中心大道建成后,现在过去不用15分钟。道路便捷了,发展的机遇就来了,随着内环线的建成,洪家西边的发展有戏了。”
依托着道路工程建设,钗洋村也将迎来发展致富的新契机。“椒江区农村信用社总部、台州商会已经确定要在我们村落户,我相信其他商机也将源源而来。路通了,对加快我们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好处。”村支委邱开友介绍。
调查
大环线“15分钟公路交通圈”成历史
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4年后,椒黄路大环线全面贯通。
“大环线属于一级公路,两边还有辅道,共52.9公里,由82省道、104国道西复线和75省道组成。当初建设这条路的目的,是为了让三区之间能够形成15分钟公路交通圈,而当时我们确实做到了。”说起大环线的作用,台州市交通局建设管理处处长伊春芬抱着肯定的态度。
15分钟交通圈,这个数字在今天听来似乎不可思议。为了验证,8月14日下午2点24分,记者从市府大道台州日报社出发,驱车前往黄岩。2点31分,到达葭沚大转盘,沿黄椒路西行,2点46分到达大环线(82省道)与黄岩二环东路的交叉口,即黄岩水果交易市场附近,中途经过8个红绿灯。此时,环线路程还没有结束,按照地图显示,沿着82省道往西,才刚刚进入黄岩城区。
8月15日,记者沿着75省道,即东环大道驱车前往路桥,因为不是上班高峰期,所以到达路桥国际塑料城的时间为15分钟,中途经过7个红绿灯,再往南进入路桥城区,到峰江客运站又需要15分钟。“如果是上下班时间,没25分钟肯定到不了路桥。”家住椒江,在路桥上班的小杨说。
为什么曾经的“快速通道”会变成“慢行道”?
伊春芬说,最大的原因是车流量的增加和红绿灯的增加。“按理说,公路上不应该设置这么多的红绿灯,否则就会影响车辆通行速度。但是现在大环线两边居民越来越多,为了安全考虑,必须设置红绿灯,这就使我们的环线性质发生了转变,由公路逐步成为城市道路。”
另外,大环线由省道和国道组成,随着台州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这条线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路况也越来越差。
“为缓解大环线的压力,现在82省道复线、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公路等都在建设,目标就是把过境车辆引出去。其中82省道复线建成后,就打通了从椒江直接到台州火车站的路,有利于分流环线的压力。”伊春芬说。
内环线成为首条不设红绿灯的快速通道
大环线的车流量已经“饱和”,不堪重负,三区市民迫切希望有一个新的更快速的通道,于是环绕台州绿心的内环线应运而生。
按照规划,内环线全长34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其中立交8座,隧道2座,高架桥1座,建成后将成为三区间唯一的快速道,也是首条不设红绿灯的城市快速路,形成三区之间10分钟交通圈。
“内环线把景观因素、生态保护、方便群众出行等进行综合考虑,既考虑了快速,又兼顾了慢行,充分考虑了城市道路的功能,平均六七百米就有一处过街设施,方便行人及慢行系统穿越。”市建设局市政工程管理处颜安平说,按照规划,内环快速路通过6条放射线城市道路与高速外环相连,实现快速有效通达。“快速内环路就像太阳一样发挥辐射作用,可以说内环线的建设,从路网角度使三区更加融合,真正成为组合式城市。”
记者从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内环线和台州大道三期部分重合,现在已经开工建设;西段市府大道西延至金洋村段已建成通车,西延至太阳城西口道路已建好,再往西至江口放射线正在施工。
据悉,内环线建成后,住在椒江、路桥的市民去台州火车站的时间,将从原先的40分钟缩短到20分钟。椒江出发可以从市府大道沿着内环线往永宁江大道走,直接到台州火车站。而路桥出发则可以穿越绿心北上,再沿着永宁江大道去台州火车站。
“一环六射四连”构建三区交通网
市建设局城市建设处陈顺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大大的《2012年市区路网工程建设计划示意图》。图上,绿色、红色、粉色、白色的线条纵横交错,把椒江、黄岩、路桥三区连接成了一张“网”。
“白色的是已建的道路,在此基础上绿色的是今年续建的项目,红色的是新建项目,粉色的是前期项目,其中中间最大的红圈就是内环线。”陈顺福指着图表上一个封闭的圈告诉记者。
在图上,记者还看到,除了内环线、82省道复线等工程,在椒江二桥建成后,从椒江北岸到路桥金清镇的椒金公路差不多是一条直线形的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建成,就可以将滨海产业园区等相关产业与市场串成线;台州大道三期建成后,与内环南线连接,从椒江北岸可以直线通往路桥,再从内环线到黄岩;三区内还有不少“断头路”也将逐步续建,使三区路网更加完善。
同时,按照《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未来的三区将构建“一环六射四连”交通网。“一环”就是内环线,“六射”指疏港大道放射线、江口放射线、黄岩北放射线、黄长放射线、椒江大桥放射线、螺洋放射线,“四连”是台东大道快速线、路院快速线、温台中部快速线和椒北快速线。
通过“一环六射四连”的建设以后,基本上台州市从绿心通过“六射”和“四连”向外扩大,整个城市的快速交通线构建将基本完成。
除了规划中的环线和贯通南北的纵线,市区路网工程还充分衔接港口、铁路、机场等综合交通体系。“比如说我们现在从路桥到大陈岛,肯定要先开车到椒江七号码头,再从七号码头乘船1个多小时才能到。以后路桥金清白沙码头建好后,从水路可以直接到大陈岛,只要半个小时。”伊春芬说。
观点
“血脉”相连,心灵才能相通
章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社会学博士
一个城市要发展建设,科学的做法是规划先行。《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出台以后,我们确立了“三区相向而行,向组合式城市发展”的总体思想。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动。我们原来三区间的建设“各自为政”,从各个区自身的角度出发,造路的原则是就近、方便,没有对城市做总体的规划,所以限制了台州市整个中心城市的发展的步伐。
现在我们的建设规划是“一环六射四连”,这个规划是比较科学的,既充分考虑到台州市总体战略目标就是围绕主城区相向而行进行建设的总体思路,又照顾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经济连接。我们向东有沿海产业带,向南连接到104国道,向西能照顾到黄岩西部的开发,向北连接到台京高速东沿段。这样把台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各个产业带紧密结合起来,能跟我们今后建设两纵(甬台温高速和沿海高速)、两横(台金高速东沿线和机场高速公路)的大交通战略结合起来。这样的建设对整个城市功能的完善,有极大的提高作用。
另外,我认为今后台州要加大城市立交建设,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管理和疏导。另外还应考虑到城市轻轨和今后发展地铁的需要,要未雨绸缪,具有前瞻性的思维。
三区路网更加完善后,能否拉近人的心灵?我的答案是肯定会拉近。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建设水平,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包括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是有极大帮助的。一个城市的成熟和城市文化的形成是需要通过一条血脉来沟通的,而城市的路网就是这个血脉。
只有血脉相连,文化才能相连。只有把经络建好,骨骼才能生长。
- 建德:地税稽查政风行风建设谱写三部曲
- 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
- 丽水市地税局成立服务组 推进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建设
- 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土地预审获批 有望明年开工建设
- 温州ETC用户增量全省第一 “会员卡”模式成效明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