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楚义(前左二)在对村里的老人们讲述海洋动物故事。翁卿仑 摄
参赛作品,刘俊漫画《小白鱼学本领》片段。
参赛作品,李晶漫画《想吃海鸥的鲨鱼》片段。
1987年,船老大陈懿琛在海边讲述海洋动物故事。
参赛作品,冯素雯漫画《鱼为什么没有脚》片段。
浙江在线08月22日讯 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洞头县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洞头)海洋故事演讲暨漫画作品大赛接近尾声,本周六将在洞头举行决赛(点击看活动专题)。洞头海洋动物的古老传说“游”上互联网引发关注。接下来几天,温州网除了全程报道活动赛事,也聚焦洞头海洋动物文化。
在中国,以地域命名的故事而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是唯一的。为了将这独特的海岛海洋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洞头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海洋的呼唤”——中国(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演讲暨漫画作品大赛,即将进入总决赛。是什么样的故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目光聚焦温州?蓝色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正在传承——
鱼为什么没有脚?原来,鱼的四只脚贡献给女娲去补天了。黄鱼为什么穿金袍?原来是黄鱼在游水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龙王赐了金袍……
小时候,总在妈妈这样的故事里慢慢入睡。却不知道这些与世界上所有的童话一样优美动听的故事,是洞头的渔民伯伯口耳相传数百年的集体智慧。长大了,才知道,这些海洋动物的故事一直在洞头代代相传。2008年,“洞头海洋动物故事”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洞头海洋动物故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以“海洋动物故事”为名列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温州网讯8月25日,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洞头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海洋的呼唤”——中国(洞头)海洋动物故事演讲暨漫画作品大赛将进入总决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讲故事好手将齐聚洞头讲海洋故事,将这一份独特的海岛海洋文化以全新的方式传承下去。
这是大自然赐予洞头特有的民间文学瑰宝,更是当地许多民间文化工作者历时数十年,用文字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海洋动物故事,才使得大批精彩的海洋动物故事得以保留。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乘一叶渔舟,走遍了素以百岛之县闻名的洞头县一座又一座渔岛……
他不识字,却是远近闻名的“故事大王”
面朝大海,顺着山路弯弯,蜿蜒上行至半山腰,就是洞头县北岙镇海霞村胜利岙自然村。午后的古老渔村,房前屋后晒着渔网。低矮的石头房院落里,三五个人围着许楚义老人家,闲散地聊着天。老人古铜色的肌肤和一头银发,在阳光下闪着光,声如洪钟娓娓道来:“有一条大鲸鱼,仗着自己体粗力大,自称大王,整日在海中乱冲乱撞,欺负小鱼,扰得一海不得安宁……”
许楚义是洞头海洋动物故事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不识字,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故事大王”。
胜利岙虽然与洞头本岛只隔着不到一箭之地,却是个小孤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渔民,常年以打鱼为生。过去没有收音机、没有通讯工具,出海打鱼、入夜回村,大家最好的消遣就是讲故事。
小时候,许楚义常听爷爷讲各种海洋动物故事。13岁那一年,许楚义和父辈一样当了渔民。那时候,只要出门下到山脚的海边就能捕到墨鱼。从那时开始,许楚义常年打鱼的同时,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地,他成了讲故事的高手。
上世纪60年代初,许楚义驾着小舢板,成为洞头有名的船老大。劳动的空闲时,许楚义就在船上讲故事给渔民们听。每每是安静的下午,渔民们任小船飘荡在海中央,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许楚义,来一个吧!”许楚义就爽朗地笑着,张口就用地道的闽南语来了一个:“奇怪真奇怪,头上有长角。要杀不见血,不杀有血迹。”常年打鱼的渔民都知道,这说的是海蜇。他们嫌不过瘾,于是就喊着“再来一个……”
许楚义自编的谜语在渔民中间出了名,他讲的海洋动物故事更出名。每次打鱼归来,总有一些孩子在海滩旁等他,见到海边落日拖长的许楚义身影,孩子们就跑过来兴奋地喊着:“故事大王来了!故事大王来了!”
漫漫长夜,村民们更是习惯地围坐在他家门口,各自说着从各方听来的各种海洋动物故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