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3日讯 每次奥运会前后都会有一波都市人的健身热潮。今年也不例外。
然而记者昨天在赶集网上发现,杭州的于小姐发布了一条转让信息:5月份刚刚办了一张健身卡,1500元,加上送的一个月,可以一直用到明年6月。现1200元转让。
仅在赶集网上,从8月1日至今,健身卡转让信息就有140多条,今年有600多条;在杭州一个本地论坛的“跳蚤市场”,这样的消息,有2000多条。
微博上,无数人自我吐槽。
“毕磊vivi”:办了健身卡,第一次来,两年年卡只剩一年。
“我是奋斗的小鳗鱼摆摆-Cri”:我终于鞭策自己办了健身卡,可是天天上班,好有心无力。
“Ricardo-M_Lu”:妹的,感觉办了健身卡是专门去洗澡的~
“千小喵_武君羅喉官會招募中”:今天喜闻我们的健身卡早已过期,顿时好轻松。
上周,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全国83.8%成年人从不参加业余锻炼,其中城市为73.2%,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他们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不锻炼身体的民众,多将时间消耗在阅读、看电视、上网等静态行为上。
浙江人锻炼的多不多?为啥很多办卡健身族中途变身成了“弃卡族”?“心有余力不足”的体育爱好者,应该如何选择锻炼身体的项目?如何坚持?
你知道吗,有多少人的健身卡被“遗弃”
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全民健身研究室主任安平。他说,按照国家体育局的标准,坚持规律运动的标准是: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
中等强度的意思,就是锻炼到身体微微出汗。我省调查显示,成年居民中,能坚持这种规律锻炼的比例只有14.9%。
在一家杭州写字楼,记者随机抽查了两个办公室近50名员工。一听说健身卡的问题,他们都笑了:单位和某健身场馆有合作,每半年,会推出一批半价健身卡。然而,他们中超过六成的人,半年里只去健身过一次。
而杭州另一家单位的工会工作人员则透露,他们将瑜珈、拉丁舞教练,都请到了单位开课,利用午休时间带动大家健身,报名一度异常火爆,然而,开课一个月后,上课的人就只有原来的六成。
今年刚刚“奔三”的凌先生,是名工程师,他的汽车后备箱里,常年放着一个旅行包:运动鞋、运动裤、游泳帽、大浴巾,一应俱全。但是2年来,他只用过3次。
“其实刚开始,我是真的要去锻炼的。”凌先生说,自己参加工作7年,腰围粗了13厘米,儿子常常叫“爸爸肥肥”,一狠心,办了张2000多元的健身卡。
为什么没能坚持?
凌先生说,自己经常要跑工地,一天下来,疲累不堪,只想躺在沙发上不动,哪里还有力气健身?
等他意识到还有张健身卡的时候,已经超期2个多月。
有人用行为经济学解释凌先生这种现象:人们会花钱办健身卡而从不使用,这叫“乐观倾向”。
有多少人带着“乐观倾向”开始一场自我安慰的健身之旅?记者采访了杭州几家健身房。
唯瑜伽市场部的叶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课程以瑜伽课程及有氧舞蹈类课程为主;5成会员,可以坚持一周2次以上的课程训练;30%的学员,可以坚持一周一次;剩下的20%学员,基本是一个月一次,或者3个月训练一次。
舒适堡市场总监王晓霆说,8成会员办的是年卡,能坚持一周一次的会员,占60%,而坚持不下去的,往往会选择不续费。舒适堡的统计显示,一半会员不会续费。
健身能否坚持,关键是看效果
网络上,有一条消息被很多人追捧: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21天法则,对健身一族行得通吗?
叶经理说,开始训练的前面1~3个月,是最辛苦、最需要意志力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坚持下来了,就会养成一个习惯。但究竟是一个月,还是3个月,得因人而异。
王晓霆说,器械类的健身,能否坚持得住,要看前2个月,“会员似乎没有这么纠结21天。有效果,就会坚持。”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学博士徐方忠说,健身能否坚持下去,关键在于它会否“获利”,也就是说,让你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毛洪京说,医学上有一种“行为治疗理论”,例如“有的人喜欢某一项运动,做那项运动会让他感觉到快乐或者兴奋,那么他就能坚持下去;有的人运动是为了减肥,那么即使他对运动毫无兴趣,但是他知道锻炼能够帮助他减肥,他也有动力继续下去,从而慢慢成为习惯。也就是说,能从某个行为当中,得到了自己想收获的东西,就会有动力坚持并成为习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