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乐英施粥。冯晓明 摄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昨天清晨6时许,柳市镇东岸村一条巷子里飘出粥香。
“来喝粥啦!今天是七夕,添了面包和牛奶,免费来吃啦!”一声声吆喝,吸引了村民过来品尝。
这是柳市东岸村郑松占、叶乐英夫妇办的免费早餐点,从8月6日起对外供应早餐,门口还贴着一张广告,写着:每天早上6时至8时,风雨不停,欢迎品尝。
免费早餐风雨无阻
昨天6时许,记者来到柳市东岸村,向路人打听免费早餐点的具体位置。
“我刚吃了粥,就在前面,找不到的话,可以问路边的村民,大家都知道的。”周刚师傅来自安徽,在柳市踩三轮车。他说,一口气喝了三碗粥,都打饱嗝了。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免费早餐点。刚走进屋,粥香便扑鼻而来,除了供应粥外,这里还准备了咸菜、萝卜干等配菜。
屋内的五张桌前坐满了人,有年过七旬的老人,也有两三岁的孩子。
“来吃的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起得早,要外出干重活。”叶乐英看到几名三轮车夫经过门前,连忙吆喝道:“粥还热的,快进来吃。”
“开张的第一天,很多人都不信可以免费喝粥,我就四处吆喝,半个月过去了,许多人都成了回头客,还介绍新朋友来,也有些人吃过两次就不好意思再来,我都要去请他们来吃。”叶乐英算了一笔帐,每天至少要用10公斤大米、绿豆,每月要烧掉近200公斤煤,一个月的开销至少在4500元以上。
许下心愿:施粥三年
7月上旬,56岁的叶乐英报名参加乐清市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并在为论坛开设的厨房里当起了一名志愿者。
“我一有空就去听老师讲课,对照下自己的行为,我觉得很惭愧,我认为新时代的孝贤文化,应让‘亲情之小孝’变为‘社会之大孝’。”叶乐英说,学习中,她和伙伴准备了一些食品,送到市区的众城舍粥中心,她看到舍粥中心的拾荒老人吃得很开心,感到心里很温暖。
“柳市没有施粥店。”叶乐英说,当时她产生了一个想法——在柳市办一家免费早餐点,她还暗暗许下心愿——施粥三年。
回家后,叶乐英与老伴郑松占商量办免费早餐点的事。
郑松占噗嗤一笑,说:“老伴啊,别逗啊!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家里的饭菜都是我做的。”
虽然老伴没有明确同意,但叶乐英却开始悄悄行动起来,她上街买了碗筷、锅,向老伴表明了决心。
“老伴看我那么认真,便开始支持我,还一同来帮忙。”叶乐英说,8月5日开张前一天,她和老伴从晚上10时熬粥到次日凌晨,然后睡了两个小时,就起床炒配菜。
三天下来,叶乐英瘦了3公斤。“这样下去肯定吃不消,得想办法,后来我想到将烧粥的时间提前,烧好了再用塑料泡沫保温。”叶乐英说。
爱心物资奔涌而来
夫妻俩年轻时,一同吃过苦,现在生活好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尽自己所能,多多帮助有需要的人。
“两个儿子在外过得不错,我跟他们说过,等我们百年后,不会留下钱。我们会用多年积攒的辛苦钱,去做善事。”叶乐英说。
天下真有免费的早餐?有些人对他们的善举并不理解,还笑他们痴;也有人称赞两老为柳市东岸村的“孟尝君”,乐善好施,并加入到他们的施粥队伍中来。
免费早餐店开张的第一天,同村的钱余兰就来帮忙舀粥、洗碗。
每天早上5时,钱余兰就到免费早餐点帮忙。“我的老伴都笑我,家里的碗都不肯洗,在外面倒洗得起劲。”钱余兰说,她唯一一次“旷工”是因为腰部摔伤,但她担心叶乐英忙不过来,第二天就来帮忙。
免费早餐点开办以来,相继收到大米和爱心捐款,这令叶乐英非常感动,她一一记下,透明使用。
眼下,叶乐英正寻找愿意来免费早餐点帮忙的热心人士,组成施粥志愿者团队,一起管理好免费早餐点。她说,希望免费早餐点能吸引更多爱心力量加入,聚集更多爱,并将爱心传递出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