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 杭州一诈骗团伙利用非法所得信息,一年骗了125万元
2万条个人信息泄露竟是快递员所为
多家快递公司无奈表示:虽有相应监管措施但操作仍有漏洞
信用卡个人信息被泄露,大多数人会怀疑是银行内部人员做了手脚;网购个人信息外泄,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购物网站存在管理漏洞。
昨天,西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个团伙诈骗案,不法分子作案对象都是信用卡用户或网购迷,他们手上掌握的大量个人资料泄露的源头,很多人都想不到——竟是快递公司的快递员。
随着网购越来越多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快递员手中大量的客户信息该如何监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接到购物网站“送礼”电话
开口就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于先生您好,您是XX网(购物网站)的老客户,现在公司为了回馈老客户,推出买充值卡送礼品活动。买300元的充值卡,就有价值高达1000多元的欧莱雅护肤品、水宜生水杯赠送。”
去年1月1日下午2点左右,杭州的于先生接到了一个“010”开头的外地号码打来的电话。于先生一开始并不想接,但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接了。
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姑娘,不过声音很陌生。可让于先生意外的是,对方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
于先生确实是XX网的客户,听电话里的姑娘说有回馈老客户的活动,也就没多怀疑。
他给妻子选择了一份欧莱雅护肤品。过了两天,快递就送货上门了,由于是货到付款,于先生付了300元,拿到了一张300元的充值卡和一份欧莱雅护肤品。
但事后于先生才发现上当了,充值卡根本无法充值,而欧莱雅护肤品也被证明是假冒伪劣产品。
于先生很气愤,于是报警。
也就是在今年年初,北京警方在调查一起案件时发现涉及杭州一诈骗团伙,于是将案件移送杭州警方。
经过侦查,今年3月1日,警方在杭州将涉嫌诈骗的张某,及话务员夏某、余某等12人抓获(基本来自安徽,互相之间为亲戚或朋友关系),而同案犯毛某外逃,直至4月14日才落网。
经审查,张某和毛某供认了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从去年2月至今年2月间诈骗金额高达125万余元,受骗200余人。而夏某、余某等话务员,明知是在欺骗客户的情况下,仍在向客户推销假的、伪劣的产品,已构成诈骗罪的共犯,被同案处理。
以回馈客户名义推销假冒产品骗钱
客户信息都是从快递员手上“买”的
31岁的安徽男子张某原本在杭州打工,去年2月,张某和在北京的老乡毛某联系上了,毛某提议和他合伙通过打电话卖网购产品的方式赚钱,具体就是用购买来的个人信息,冒充相应的工作人员,以回馈客户的名义推销假冒伪劣产品骗钱。
毛某来到杭州后和张某在亲亲家园租了房子,买了电脑和10多部电话,然后安装了网络电话,之后通过发小广告的方式开始招收打电话的员工。
毛某按照买来的个人信息,制作“话术”,供招聘来的话务员使用,“话术”就是要求话务人员对照购买来的个人信息,然后按“话术”的内容打电话。以回馈客户的名义,向客户推销标价为300元的电话充值卡(实际是在网上以3元至5元的价格购得,根本无法充值),承诺赠送的“超值”产品均是假货,成本在30元左右。
电话诈骗成功后,话务员会记下客户的名字,晚上统一交给张某,张某以快递公司的名义,再次联系客户确认,然后通过快递公司发货,以代收货款的方式,由快递公司打钱到他的银行卡上。
那么张某手上的客户信息究竟是哪里来的?警方调查发现,张某等人手上的客户信息资料是从一知名快递公司北京营业厅工作人员杨某、黄某(均另案处理)手里高价买来的。
张某等人两次购买的客户个人信息共计23971条,包括多家购物网站客户信息和某银行信用卡用户信息。
西湖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张某、毛某、夏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于昨天将他们提起公诉。而毛某购买个人信息的上家杨某、黄某等人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另案处理。
每个快递员都掌握着大量客户信息
快递公司虽有监管措施但仍有漏洞
随着网购的日益发达,快递业进入了黄金期。因为每笔快递业务,双方客户都会留下详细的个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快递员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源。那么如何防止少数快递员为牟取私利,而将客户信息私自泄露给不法分子,快递公司又该如何监管呢?
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州多家快递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公司对客户信息是当做商业机密来管理的,但对业务员个人行为有时却很难控制。
“快递公司和快递员都是靠客户来吃饭的,出卖客户的行为公司绝对不允许的!”圆通快递庆春路派送点一位客服负责人向记者明确表示,客户个人资料属于公司机密,业务员刚进公司培训时都会讲清楚,违反规定泄露客户个人信息将受到相应处罚。
小何是杭州一家快递公司凤起路派送点的快递员,从事快递业已有四五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公司有备份,另外公司为了防止外泄客户信息,还为每位快递员配了手机卡,与用户联系和储存客户资料都用这张卡。离职时手机卡还要上交,客户个人信息也不能带走。
多家快递公司均表示,虽然每家公司都有相应的规定,但由于好的快递员手上,基本都掌握着成千上万的客户个人信息,如果快递员私自与不法分子勾结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话,还是会出现监管漏洞。但一旦发现有苗头,公司将立即报警并配合警方调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