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为致富开垦荒山种茶园
他是穷山沟“蝶变”的引路人
郑初一
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党支部书记
1961年3月出生,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浙江在线08月25日讯 郑初一最近特别忙,想要采访他非常不容易。
自从省党代会结束回到金星村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党代表工作室”处理工作,与村两委班子规划村里的下一步发展,接待村民、调解矛盾。同时,作为衢州市和开化县两级人大代表,他还要履行好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参与两级人大组织的活动。
但在郑初一心中,不管有多忙,村民的喜怒哀乐是他的头等大事,忽视不得。凭着这个信念,他不断带领村民爬坡越坎,取得了“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浙江省首批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基层先进党组织”等一个又一个荣誉。
开化是钱江源保护区域,受生态保护的制约,经济相对欠发达。而作为一个山区农村,金星村的条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闪烁,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民靠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每年只能混个肚皮圆。
2000年,面对泥泞的乡村道路,郑初一认为,要想改变金星村的面貌,首先是修路,他的提议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赞许。为此,郑初一白天做规划、跑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晚上挨家挨户动员,争取村民的支持。
但要修路,首先要解决经费问题。“按照当时的预算,浇筑一条3公里长的主干道需要27万元,对集体收入基本为零的金星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郑初一说,能不能筹到钱当时自己也没底,但路必须造,否则村两委无法取信村民。
路要修,钱却没着落,怎么办?郑初一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能干的事情就自己干,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
“从来没碰到这么认真,这么负责的村干部,郑书记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人,我真的服了他。”当时的道路包清工朱志明说,郑初一亲自带领村干部筛砂、测量、平整、保养、管护,只把水泥路面浇筑一块工序承包给朱志明。
“有次深夜1点多天突然下起大雨,郑书记立即起床喊醒住在他家的我,我们冒雨赶到工地用塑料布把当天浇筑的那段水泥路盖了起来,以免受到大雨的破坏。”朱志明说,别人吃饭休息时,不管时间多晚、有多冷,只要施工队在工地上,郑书记就陪在那里施工,并监督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
不到3个月,这条金星村的康庄大道便浇筑完成,比预算省下了11万元。
郑初一上任18年来,金星村用于村庄整治和建设的投入达到500多万元,新村规划已完成。如今,金星村已实现了绿化村庄,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休闲公园化、生活城市化。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为民修起康庄道
六年前,养蚕业是金星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直接把蚕粪抛在村庄内,日积月累,导致村庄卫生条件极差,还滋生了许多病毒,以至于村里每年暴发蚕病,养蚕效益持续下滑,而村民一时又找不到新的致富路径,这也成了郑初一最大的心病。
2005年,郑初一带领党员干部外出考察,结合自身优势和开化“龙顶绿茶”的品牌优势,发现种植名茶大有可为,决定带领村民种植名茶。
当年初,郑初一就承包了一块无人耕种的荒山,种植了40亩茶叶。通过精心培育,郑初一的每亩茶园效益达到2000多元,仅茶叶一项,年收入突破10万元。
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6年,为鼓励村民种植茶叶,郑初一争取到了开化县特产局的技术支持,村里还出台政策:每亩茶园补助苗款200元。在支书的示范作用和政策鼓励下,当年金星村便发展茶农近百户,如今达到了200多户,茶园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村民靠发展名茶走向了致富路。
为便于村民加工和销售,2007年,郑初一办起了名茶加工厂,次年又成立了名茶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使村里的名茶得到了持续和健康发展。
据统计,到去年为止,金星村仅茶叶一项每年增收达400万元,解决了农村赋闲劳力,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在郑初一看来,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党对农村巨大的政策扶持是分不开的。从农业种植、税收、交通、医疗等多个方面,老百姓都深深感受到党的恩惠。
群众利益无小事。郑初一担任村支书18年来视村民为亲人,积极化解村民矛盾,促进邻里和谐,赢得了村民的爱戴和口碑。
在金星村,许多村民或许一时记不起亲人的电话,却能脱口而出郑初一的手机号码,因为郑初一已成为金星村民最信任的人。
记得村里有位教师家庭,全家4口人,三人转为了居民户口,在村里进行的林权改革中,要求回村里分一杯羹。但在原则面前,郑初一就是不肯让步,一度得罪了这个家庭。
后来,郑初一主动上门讲政策,加上该家庭是老师出身,文化素质高,在打听到隔壁村庄的政策和金星村一样时,误解自然解开了。前段时间,这家人在得知郑书记生病住院的消息后,还主动买了水果前往医院看望郑初一。
作为村支书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郑初一时常把群众的疾苦系在心上。哪家孩子考上了大学,哪家的老人生病住院了,哪家儿子找媳妇、盖新房,郑初一总会安排时间上门问问有村民什么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尽最大可能帮助村民一把。
这些年,金星村不仅村庄漂亮了、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村里的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村民的道德素养明显提高,邻里和谐互助,该村已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无赌博现象,文明之风吹进村庄的每个角落。
村民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和谐山村邻里情
开垦荒山种上千亩茶园绘就山村致富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