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7日讯 南瓜作为临海特色优势产业西蓝花的前茬作物,在临海西蓝花产区的桃渚、上盘、杜桥等镇广为种植。
一般情况下,每亩地都有600元左右的净收入,虽然收入不算高,但因为南瓜具有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少、耕作方便、可粗放管理、省工省本、市场俏销等特点,一直被当地农民满意地接受,可今年这份满意度却退之殆尽。
价格和产量均为历史最低
“这一季真的完了,起码要赔3万元。”在临海市东洋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收购场地上,前来交售南瓜的该社社员徐高法连声叹息。
徐高法本次投售的是晚熟“蜜本”品种,经挑选的好瓜售价为0.5元/公斤。据说,这个价比起前段的低潮期已经涨了0.2元/公斤。这是因为南瓜季节已基本结束,当地存量也已经不多了,价格也随之涨了一些。
该社理事长项小君告诉笔者,当地的早熟南瓜在4月下旬开始上市时,价格在1.4元/公斤上下,不几天就一路下滑,至6月中下旬一段时期,价格跌至谷底,每公斤只有0.3元,经账面结算,其平均价也只有0.54元/公斤。
“今年的南瓜不但价格超低,而且产量也超低。”徐高法掰着指头计算了本季交售的数量,他一共种了120亩南瓜,早、晚熟品种各占50%,一共采收了58800公斤,平均亩产量490公斤,亩产值在260元左右。
“本来是不止这些数额的,因当时的价格低得近乎采收工钱,加上采了也难卖,有一度我将瓜白白地‘还田’了。”徐高法惋惜地说。
经调查了解,今年临海全市南瓜总面积为5.8万亩,总产量为4.582万吨,总产值为2430万元;平均亩产量790公斤,亩产值420元,产地售价平均每公斤0.53元。与历史上最丰收的去年相比,亩产量、产值和每公斤售价分别下降了41%、62%和53%,比历史上最歉收的2004年还要略低,是临海南瓜规模种植形成后的十多年中,单位产量和价格最低的一年,也是种瓜赔钱农户数最多的一年。
另据估算,种一亩南瓜,需要种子成本30元,化肥成本150元,农药成本35元,机械耕作成本45元、临时雇工工资等成本175元,合计亩成本为435元(未包括土地转包金和户主工资)。虽然亏本的数字并不显眼,但由于种植品种、耕地质量、播种时间、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差异,仍使一部分瓜农损了“筋骨”。
不良天气导致减产减收
和徐高法一样,桃渚镇方山村种地大户金敬友也亏得不轻。他说:“这都是老天惹的祸”。
据他反映,今年自南瓜下播后一直没有好天气,瓜苗始终长不好,开花期又逢多雨结不下瓜,延迟了座瓜期,而在南瓜快速膨大和成熟采收时期,又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使南瓜多次被“泡汤”,快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打了水漂。
据了解,临海全市2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光照时数不到常年一半,为历史同期最少;总降雨量超过400毫米,比常年多一倍,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特别是进入了3月份后,雨量增大,寡照天气更明显。4-5月份天气稍显正常,但常有暴雨出现,特别是6月上中旬,雨日见多,多次出现暴雨和大暴雨,造成瓜田严重渍水受淹。
坏天气不但使瓜农惨遭损失,而且也严重损害了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利益。
据有关农技人员介绍,田间湿度过大,特别是瓜田淹水后,疫病就会猛发,南瓜不但会在田间大量腐烂,而且还会在流通、贮藏和消费途中很快腐烂。
桃渚镇农产品经纪人陈学勇,是有着十多年农产品贩销经历的“老江湖”,每年经他手上运销的南瓜都在1400吨以上。平时他认为,做农产品生意,最简单的是南瓜。他的理由是:“南瓜‘命贱’,市场好销,处理粗放,包装简便,销售成本低”。
可他不曾料想的是,今年的南瓜生意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他形象地用一则顺口溜来表达自己的卖瓜窘况:“收购烂、运输烂、市场更要烂,一边卖、一边烂,卖得慢、烂得快,越烂越难卖,越难卖,越是烂,到头蚀去一大半。”
外地南瓜对当地南瓜挤压明显
影响临海市南瓜销售的除了腐烂的蚀损和烂瓜对声誉的影响外,外地南瓜对市场的强劲挤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陈学勇的感觉是:今年市场上的南瓜不但比往年明显增多,而且几乎分不清各地的季节性差异。“从5月份开始的3个月中,我们的南瓜与外地的南瓜天天在市场上‘打架’”。
据他介绍,他今年只销出34车南瓜(共690吨),不到去年的二分之一,而钱却亏了8万多元。他说,这是他在做南瓜生意中的第二个“跟头”。
据临海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苏英京分析,去年因湖南、湖北等南瓜产区普遭洪灾而大幅减产,临海市则在风调雨顺的条件下南瓜成为历史上最俏销的一年,引发了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导致今年南瓜面积大幅增加。而今年入春以来,出现了南北气温“逆反”回升现象,提前了西、北部地区南瓜的成熟期,而临海南瓜的成熟期反而比往年延后,与省内杭嘉湖、慈溪、丽水等地及外省陆续上市的同类产品不期而遇,上市时间高度集中,明显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局势。
据了解,在一般情况下,4-5月份应是国内市场空间的相对宽松期,也是台州早熟南瓜的相对季节性优势期,而今年,这个空间已被明显挤占,季节性优势也明显受到冲击。
笔者感言——
稳定市场,农业信息
体系建设很重要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南瓜大滞销,是国内经常出现的农产品暴涨暴跌现象的一个缩影。
除去气候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农民在涨价预期下盲目扩种,造成市场供给大量过剩,价格暴跌;而一旦某种农产品出现价贱伤农,必然会导致下一年的种植面积锐减,又为新一年的暴涨奠定基础。
究其根本,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分散经营的农户无法及时、充分地掌握市场供求信息,也无法有效地对作物和品种结构进行调整,无力对耕作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只能在传统耕作的基础上,根据上一轮的行情来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盲目地“追涨避跌”。
“要使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信息体系建设很重要。”临海市农业局局长陈宰金说,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信息体系。同时,还要实施农作制度改革,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规避农产品价贱伤农的最好对策。
他认为,南瓜作为保健型食品,虽然有一定的市场销量,但它毕竟是大宗农产品,有很强的适应性,容易在数量上无限扩张,导致经常出现“卖难”现象。
- 台州路桥党员认领社区公益岗
- 台州:把窗口移到离百姓最近的地方
- 超强台风布拉万临近 台州5894艘渔船进港避风
- 台州:驾照代扣分公然叫卖 这种生意做不得
- “布拉万”很强但对台州影响不大 要防诡异“天秤”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