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这是每个家长都面临过或将要面临的话题。
这些天,杭州小学陆续在开新生家长会,这个问题学校必讲,新生家长也必问。我们请一线班主任、教育专家也来谈谈这个话题。
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行为习惯密不可分
学军小学的虞碧云老师,是年级组长,有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参与编辑过关于幼小衔接方面的书籍,2008年出版过一本《上小学你准备好了吗》。其中,不少内容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如何培养。
虞老师的观点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行为习惯紧密相关。孩子上小学,进入集体生活,就要学会与集体相处、与他人相处。有的小孩不善于交往,特别是低年级小孩,有交往恐慌心理,势必也会对学习习惯有影响。平时在家里拖拖拉拉,学习上也会拖拉。有的孩子独立性不够,要爸爸妈妈坐在一旁才肯写作业,久而久之依赖性增强。
家长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虞老师总结了5条——
1.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学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了基础,习惯就难以形成。作为家长,首先就是要努力培养孩子读书学习的兴趣。要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关键在于引导孩子学习时使用的方法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而不只是简单提出要求。比如:可以把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设计些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不要把“学习”理解得太狭隘,可以把“学习”与业余兴趣爱好、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2.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经过调查研究证明,3-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求知欲望强烈,最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和训练。12岁以后,孩子形成不好的习惯,纠正过来就难多了。
所以,家长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孩子小时候可塑性强,一切都未定型,这时家长就要把握时机,让好习惯先“占领阵地”,先入为主。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遵循一定规律,不急于求成。
孩子上小学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孩子来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再加上刚入学的孩子,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步到位”,家长可以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的阶段,以“小步子前进”的方式,最终实现目标。家长在确定每个阶段的目标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稍高于他的水平而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也就是让孩子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
4.要严格要求,鼓励为主,反复训练。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学龄前儿童一般自律能力较差,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很多孩子刚开始时都达不到,但这时家长不能放弃,也不能降低要求,应该诚恳地帮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热情地鼓励孩子“你一定行,爸爸妈妈相信你”。如果孩子经过努力,达到了一定要求,家长要及时肯定。家长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有些好习惯养成后又会出现反复,这是完全正常的。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和强化,孩子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方式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特点。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另外虞老师说非常赞成在家营造“每天半小时阅读”的氛围。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但时间一长差距就大了。现在孩子在物质上、营养的差距是很小的,最主要的差距就是行为习惯。
前天我们报道的《最近杭州小学都在开新生家长会》(A17版)中,卖鱼桥小学王怡芳校长也提到学习习惯这个话题。昨天王校长又推荐了三位老师,他们分别从预习及作业完成习惯、自觉阅读习惯、课堂上专注听讲几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
预习课文一定要大声朗读
江敏老师:家长在督促低段孩子预习作业的时候,可以不全按照老师布置的内容做。但一定要配合孩子读课文,让孩子读出来,大声、慢慢朗读。三遍五遍地读,家长要听着。朗读可以培养孩子语感,全部读完后,要引导孩子有对课文质疑的能力,哪里不懂便于课堂上细听。养成预习的习惯。
小学阶段查新华字典是必学技能,但我更赞同家长把查字典的方法早点教给他。孩子碰到生字,要问你,你教一个才一个,但查字典的方法会了,孩子可以自己解决。这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体现。另外,现在家长要引导孩子到网上搜索资料。遇到不懂、不了解的,通过网络做延伸学习。比如学《家乡》,前一天就让孩子到网上查一些资料,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养成学习的拓展能力。
自觉阅读习惯可以从读说明书开始
余笔清老师:小孩子在阅读方面,特别是读说明文,都比较困难。她的方法是从小让孩子读说明书。
现在家里各类说明书很多,药盒子上的、电器用具上的都有。小孩生病吃药,家长不要代劳看说明,就放手让孩子自己看,药盒子上写了什么说明,药怎么吃。稍大些,让他看电器说明。家长和孩子做下角色转换,让孩子慢慢看懂说明书后来教家长。
余老师的女儿现在读大学了,她说,女儿小的时候,四五岁开始就有这方面的训练。她在边上看着。从读药盒说明开始,对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语文成绩一直不错。
家庭里的亲子阅读非常重要。要和孩子“聊书”,孩子看过的书,家长也要看,至少要大概了解。不然跟孩子聊就没了共同话语,小孩也不会感兴趣。
孩子做作业,家长在边上陪,也是有讲究的。不要盯牢孩子的作业本,一看有错误就马上指出。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不利于他们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另外,不能让孩子一下子去吃东西,一下子去上厕所,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很随便的事了,注意力也无法集中。
专注地听和清楚地说
李莉老师:课堂上专注听讲,听的习惯好坏,是衡量学习习惯的标准。家长要有示范榜样,听孩子说的时候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好好地、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有的家长,还没听孩子说完就知道孩子想说什么,就打断他自己说,这样不好。
在说话方面的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发言,平时表达。要让孩子爱开口,不怕说。比如回家路上,不妨多问问孩子,今天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尽可能地挖掘他说,越多越好。当他喜欢说话后,就要训练他说清楚。说得有条理,有道理。
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指导中心顾问黄黎明老师,常年从事学生教育工作。
黄老师说:“我曾经在书店看到很好的示范。六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孩子一进书店就喊:哇这么多书!妈妈不动声色地带着孩子去了几个分类书架,问孩子:认得这些字吗?孩子说不认识。于是这位妈妈又带孩子来到儿童书柜说,你看得懂吗?孩子还是说看不懂。妈妈又说:哥哥姐姐都在看,大家还笑眯眯地看,说明书里有很多知识。你也想看吗?我在旁边听得很有兴趣。这个家长做得真不错,引导和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
“我想说的是学习习惯说到底是爱学习,培训学生学习兴趣,有爱看书的习惯。”黄老师说。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鼓励孩子多想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交流,与人交往,去学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最根本的。
2.从小培养习惯,12岁以后就基本定型了。
3.分步进行,逐步提高。
4.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需要反复训练。
5.预习课文要大声朗读。
6.培养孩子每天阅读的习惯。
7.做作业一定要专注,不能吃东西上厕所。
8.训练专注听、清楚说的习惯。
9.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学他人之长。
10.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据都市快报 记者 徐斌
- 一线天呼猿洞 杭州飞来峰16龛造像陆续开始保护
- “公交掌掴门”杭州警方介入调查 微博征集线索
- 【钱江晚报】杭州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锐减43.4% 更多人捂牢钱袋子
- 不爱运动嗜喝可乐 杭州一27岁小伙提前骨质疏松
- 杭州江干区打算在凯旋一带打造新的教育重点区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