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9日讯 8月23日上午,记者在定海区北蝉乡星马社区马峙经济合作社大地下看到,一排沿街11间店面房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顶部的装饰瓦片也铺设完毕,施工人员正架着梯子在铺设墙面砖。“下个月初,这些店面就可完工,九月底或十月初向社会公开招租。”星马社区主任杨剑锋介绍说,马峙经济合作社投入60多万元建造了这些店面,其中一部分钱是前面几期物业房租金“滚”来的。
马峙曾是全省著名的盐场,村民靠晒盐为生。
2004年,市经济开发区征用了马峙1100多亩土地。没有了土地,集体经济断了来源,马峙一下子变成了“白板村”,村级组织也陷入了“无钱办事”的困境。
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是一个经济课题,也是一项政治命题。它不仅影响到实事工程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开发区建设带来了人气,带来了商机。借着紧靠开发区的有利位置,利用开发区的一些‘边角地’,建设物业房,发展物业经济成为了马峙‘绝处逢生’的妙招。”杨剑锋告诉记者,村里缺资金、缺人才,自己办企业难度大,而且风险也大,发展物业经济,又稳又实在。
2008年,由马峙经济合作社出面投资的30间物业房,开始在大地下建造。物业房还没造好,就引来了很多人打听房租。“为了提高租金收入,同时又为了公开、公正、公平,采用了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向社会招租。”杨剑锋说,“当时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每间月租金起拍价是400元,后来一路竞拍到了每间月租450元~750元不等。这让老百姓看到了公开竞拍的透明性,更增加了租金,可谓一举两得。”
马峙菜场西边的物业房是马峙经济合作社去年投资45万元建造的,8间物业房4间合并开了一家超市,还有2间开了一家美食城。美食城老板曹永巧是马峙居民,他回忆起当时竞拍的场面,连连用“火爆”来形容。
“当时,8间房,4个户头,30多人竞争。1~2号的租金起拍价是每月2400元,我第一个叫了3000元,之后就有人一百、两百往上加,后来越叫越高,最后我以4700元拍下。隔壁的两间,更激烈,第一人叫了3000元,后就有人出价6000元。”曹永巧说,拍得的房租价位和心理价位差不多,而且社区鼓励本地人创业,免了一个月房租。现在生意不错,他打算在大地下新建的物业房再租一间做点其他生意。
马峙发展物业经济,让当地居民增收创富,也搞活了集体经济,培植了社区的“造血”能力,而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介绍,马峙自2008年发展物业经济以来,已有物业出租房60多间,租金收入180多万元。这些收入其中一部分投入到物业房的新建和修缮,还有一部分用于该经济合作社小公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年人福利。今年春节,马峙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还拿到了500元的红包。
“集体经济有实力,说明基层党组织有能力。”马峙老党员周宁飞认为,房屋出租,公开招标,不是村里做主意,不是个人开后门,阳光透明,是实实在在的民主。“发展物业经济,阿拉看得见,钱这样在用,心里也踏实。而且现在出门有医院、超市、网吧、快餐厅,生活配套也越来越齐全了。 ”马峙居民俞宁善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