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0日讯 8月28日,台州市统计局公布了我市近10年来市区范围内食品价格走势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与10年前相比,市区食品价格上涨了九成多,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在2011年达到峰值。
市区近10年的食品类价格指数经历了3次较大的上涨时期,第一次是在2002年至2004年,于2004年到达峰值111.8;第二次是在2006年到2007年,2007年的数值达112.4;第三次则是从200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于去年到达峰值115.4。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成本上涨推升食品价格
近10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主要表现在能源、化肥、农药和农业用工等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而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却不断下降,价格上涨成为补偿农产品生产收益的一种形式。
同时,随着一些资源性产品如原油等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各行各业运输等成本也逐渐加大,企业资金成本增加,环保成本提高,工资水平上升。上游物价上涨传递到下游,成本增加进而推动了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商家持续跟进涨价,助推物价上涨。
此外,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减少了农产品的产出,而货币供应量没有减少,通胀进而蔓延至生活必需品等领域。自然灾害使许多国家提高了粮食和农产品价格,或者宣布禁止出口粮食,这进一步减少了农产品流通,推进了各地物价的上涨。
充裕的市场流动致价格上涨
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防止出现经济下滑,国家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迅速增加,随之传导至消费品价格上。
市场资金面的宽松拉动了楼市、钢铁、水泥及一部分上下游行业,加之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海外热钱的涌入。在之后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部分投机资金流入食品市场,制造了“蒜你狠”、“豆你玩”等食品价格飞涨事件。
总的来说,流动性过剩对食品价格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了农业生产成本上涨;过多的货币资金流入农产品市场进行套利炒作,大幅提高某些农产品价格;在通胀环境下,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工业品长,农业生产者出于保护自身利益考虑,可能会惜售或者提高未来出售产品的价格预期,从而逐步提高食品价格。最终,充裕的市场流动性推动了物价水平大幅上扬。
八成百姓表示物价上涨影响生活
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曾在今年4月开展了物价上涨对我市民众生活影响的调查。调查显示,物价上涨给81.6%的民众的家庭生活造成了影响,其中影响很大的占20.8%,影响较大的占21.0%,影响不大的占39.8%。
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开支方面,其中交通出行和食品这两项开支的增长对民众家庭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由此可见,食品类价格与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市统计局经过对我市市区最近10年食品价格的走势和影响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建议,认为政府的行政措施应当重点放在打击扰乱市场价格的违法活动和加强食品市场的秩序管理上,而对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浮动,政府应当减少行政控制和直接干预,让市场按自然规律发展,让市场机制这双看不见的手在更广的范围发挥自己的作用,让企业有更大的活动余地和用武之地,确保物价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让坚守之美绽放——周林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综述
- 温州市人大专题询问食品安全 问的是民生考的是担当
- 金华市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走进兰溪
- 9月1日起北站将开通衢州市区至江开常龙快客班车
- 绍兴对冷库进行检查 4.82万公斤境外冻品涉嫌未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