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 为了给刑拘的儿子减轻处罚,一山东人在杭州找了家名叫“律勤”的机构为他办事,不料付了3万元钱却得不到应有的服务。前天,他终于依照合同上的仲裁条款,在绍兴仲裁委员会讨得公道。
山东人在杭州遇到麻烦,这案子怎么最后闹到了绍兴?这中间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去年9月,李某的儿子小李因故涉嫌犯罪,被杭州警方拘留。此后,李某收到了一份署名为“杭州律勤法律服务机构”的信函。信内资料称,他们公司“源于律所,高于律所”,与全省公、检、法、监狱等各有关部门有良好的工作关系,还附上了多则重罪轻判、实罪缓刑、刑拘改取保候审等“经典案例”。该公司的沈某还多次打来电话,称他们能为小李办理一切法律手续,并将案件移送到山东警方管辖。
当时,李某正处于焦虑之中,“律勤”的出现,无形中给他带来了希望。在沈某的一再许诺下,他同意赶到杭州与该公司人员相见。在那里,他签下了一份法律服务合同,并缴纳了包括法律服务费在内的3万元钱。
但是,交费后情况大变,每次赶到该公司,都见不到沈某本人,只有几个实习生在那里搪塞。事隔半个月,李某终于在办公室里撞见了沈某。对方仍信誓旦旦地说,事情“正在办,如移送管辖不成,可取保候审,反正会处理到底。”此后,李某便再也联系不上沈某了。
正在此时,李某在浙江卫视上看到了有关律勤法律服务机构的曝光报道,发现情况与他相似,遂向杭州多个司法机构报案,但均无果。其中有一家法院告诉他们,合同上签有仲裁协议,约定仲裁机构是“绍兴仲裁委员会”,应该到绍兴解决问题。
经查,杭州律勤法律服务机构实际名称为杭州律勤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工商登记的民营企业,核准经营范围为服务类,包括商务活动策划、咨询,经济信息咨询,投资咨询等。
绍兴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该公司超越经营范围,违法涉足刑事诉讼的法律服务市场,理应作出否定性评价,其签订的法律合同无效,并裁定收取的3万元费用应予返还。
据绍兴仲裁委员会方面透露,最近他们收到了多起类似案件,发现了法律服务市场上的一些问题。作为仲裁部门,只负责解决合同本身的有效性问题。但他们希望借此提醒有关当事人,今后遇到法律问题,千万不要轻信这种带有“律”字头的机构,否则既给自己带来了经济损失,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耽误了最佳时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