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4日讯 收到“邮包藏毒”或“社保卡升级”之类的短信,可能很多人会一删了之,最多心里再嘀咕下,又是电信诈骗的老手法。
这样的老手法,真的没有市场了?不!温州警方破获的这个特大跨省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初步查证涉案就有1000多起,涉案金额近1000万元。
“您有一个包裹在邮政局未领取,请与邮局联系,电话……”今年2月29日中午11点多,温州瓯海区南湖工业区的陈某(男,45岁,四川人),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陈某以为谁寄东西给他了,就按短信上的号码,拨通了“邮局”的电话。
“邮局”的人告诉陈某,他的包裹里藏了毒品,已被“公安局”查扣,得赶紧联系处理。
陈某又拨通了对方报过来的“公安局”电话。这时,“公安局”让他携带银行卡,到银行ATM机上核查账户。
在“公安局”指导下,陈某卡内2.1万多元,全部转了出去。“等案件核查清楚后,钱就退回来。”陈某对此深信不疑。
3月27日下午2点多,陈某某(女,49岁,温州市鹿城区人)也收到了类似短信,结果卡内5万元被骗光。
6月23日上午8点至11点,池某(女,67岁,鹿城区人)在家里接到一个电话,也是说有包裹在邮局未领取。一番连环圈套,她也损失了两万多元。
警方发现,仅今年以来,温州发生类似电信诈骗案,就达到100多起。温州警方成立了专案组。
7月13日下午1点15分,刘某(男,28岁,丽水人)在鹿城区仰义乡洞桥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很不幸,又是“邮包藏毒”套路。
在“邮局”、“公安局”、“缉毒大队”和“银联”轮番上阵后,刘某急匆匆找到ATM机。
他花了3个多小时,分9次操作,最终向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中,转入6.4万元。
“事后看了监控,他边操作边擦汗,神情很紧张,好像自己真的犯了事一样,看上去是真被吓到了。”温州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办案人员回忆道。
这样的诈骗老套路,为何还会让人如此上当?民警分析了发现,这么几类人很容易上当:一是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二是外来务工人员,三是年纪大的,遇到这种事也容易慌。
- 舟山:"李鬼"冒充"李逵" 银行中止一女子非法开户
- 包杰、黄华,中国电信黄岩分局北洋支局社区经理
- “0572110”?这个电话不是湖州公安局打来的!
- 银行柜员和民警一番苦劝 大妈的30万没汇给骗子
- 电信助力残疾人就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