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海鹤厂区,发现生产经营正常进行。李立/摄
浙江在线09月06日讯 说起“左金丸”,在温州几乎是人尽皆知,甚至成为居家旅行的常备药。其生产厂家正是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
9月5日上午,记者从鹿城区检察院获悉,海鹤药业老板叶可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3亿元,日前被批捕。
那如今的海鹤药业是否还在运作,今后发展又将如何?9月5日下午,记者前往海鹤药业进行探访。
涉嫌非法集资被批捕
9月5日上午,记者从鹿城检察院获悉,8月21日,海鹤药业董事长叶可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批捕。
叶可为,男,1960年5月11日出生,高中文化,鹿城区人,今年7月17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鹿城公安分局拘留。
据了解,2010年3月份至2011年8月份间,叶可为以高利息回报为诱饵(最高的达到月息6分),向社会公众60多人拆借存款十几亿元,而这些人几乎都是他的朋友。
叶可为将这些集资所得的资金用于海鹤药业、兴瓯医药的收购,重庆资产的购买及部分房产投入。后因他人债务拖欠,资金链断裂,从去年8月份起,叶可为便无力支付利息。直至案发,他共欠款13亿元。
曾力争五年内上市
说起叶可为,便要提及温州老百姓熟知的海鹤药业,该公司生产的左金丸、板蓝根等产品几乎是市民的家庭常备药,而叶可为便是海鹤药业的董事长。
记者登陆海鹤药业的网站,其简介如此写道: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原温州中药厂),创办于清康熙九年(比杭州胡庆余堂早204年)。1965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国营温州中药制药厂,成为浙南地区唯一的中药制剂专业生产厂。2010年9月,被评为“浙江老字号”,同年12月被市政府列为“温州市第一批千星企业”,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
海鹤药业曾经历了几次转折,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1月,意大利侨领叶可为和张君平重组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那时候,新上任的掌门人叶可为给海鹤药业定下了一个目标,“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医药企业集团,力争五年内上市。”
不过,5年时间尚未过半,海鹤药业便有各种负面传闻。有的说,海鹤停产了,甚至有人说海鹤已经“死了”。9月5日下午,记者前往海鹤药业。
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我们来到海鹤药业门口,厂门半开。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保安并未阻拦。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来到海鹤药业的颗粒剂外包车间,正在进行外包的是藿香正气丸。
4名女性工作人员,有的已经在海鹤呆了十多年。她们说,虽然现在产量不比以前,但生产几乎没停过,工资也正常发放。
海鹤药业目前的总经理是老员工管嗣开。他从1979年进入海鹤药业,当过车间副主任,把过质量关,也管过生产,直至2007年被调至兴瓯医药。今年2月份,他又回到当时几乎已经停产的海鹤药业,将其恢复了生产。
管嗣开说,目前生产制作和外包车间都正常进行,外界说的“停产”是取料车间,因目前产量不大,取料车间原先提取、储存的原料还够用上几个月。
吸存资金未投海鹤
“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资金,一旦资金注入,把取料车间也运作起来,那海鹤或许就又活了。”管嗣开说,其实叶可为在接手海鹤药业后,并未投入多少资金,而是将大多资金投入资本市场。
据了解,叶可为在没有重组海鹤药业之前,长期从事民间借贷业务,其经营的百顺担保曾久负盛名。叶可为之所以会重组海鹤药业,也跟海鹤药业前董事长向百顺担保借贷有关。
而该公司人事部一名在海鹤药业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则透露,叶可为人不错,就是不太懂企业经营,在他进入海鹤之前,海鹤就已经出现困境了。前董事长戴某曾花几千万元买了一块地,投入1亿多元建设厂房,而今却闲置着。戴某建厂房时定下的目标是年销售额15亿元,而海鹤的老员工都知道,海鹤最辉煌的时候,年销售额才几千万元。
海鹤药业或有望重组
今年6月21日,市中院裁定受理海鹤药业重组案件,并指定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
办理该案的光正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之一黄璜称,他们办理过不少重组案子,海鹤药业是比较优质的企业,员工凝聚力强,生产经营恢复较快,如今的困难是缺少资金注入和债务危机。
他透露,他们正积极准备重组方案,海鹤重组颇有希望,但具体事宜还在洽谈中,不便透露。
管嗣开也希望外界能多给海鹤药业一些信心,让这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得以延续。
- 温州海鹤药业董事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批捕
- “双氧水”浸泡凤爪 江北黑心店主被批捕
- 【钱江晚报】被举报虚开增值税发票 宁波红光集团董事长接受调查
- 被举报虚开增值税发票 宁波红光集团董事长接受调查
- 慈溪检察:未成年人犯案,查清年龄再批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