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8日讯 一根根管道被吊车从厂房里吊出,路边摆放着锈迹斑斑的反应釜……在台州市椒江区外沙医化区块,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拆迁景象。
8月31日晚上7时30分,随着康美化工厂董事长徐小亮关上生产线电机阀门,外沙医化区块11家医化企业的27个合成发酵项目全部停产,并对设备进行拆除。
这是椒江区大力推进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医化产业是椒江区乃至台州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集聚在外沙、岩头、三山三大区块。虽然各级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但原料药、中间体等医化项目飘出来的恶臭,成为主城区的头号污染源。
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环保呼声,从去年10月开始,椒江区启动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提出到今年年底,所有恶臭产品全部退出,主城区告别恶臭。“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不留死角、不讲人情、不惜血本,彻底整治。”椒江区委书记陈祥荣说,要通过坚决关停恶臭产品,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彻底整治转型。
走进海正化工厂区,海正化工总经理赵毅告诉我们,合成发酵生产线将搬迁,新厂区正在加快建设,外沙厂区将作为生态农药生产基地,进行无污染的农药制剂生产。“这次搬迁涉及15个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品,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但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二次创业的节点和机会所在!”
“此次整治最大亮点是,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从根本上消除恶臭。关停外沙区块27个合成发酵项目,虽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给市民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值得。”椒江区医化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徐明初说。
既要把好“恶臭关”,更要铺好“转型路”。为促进企业升级,椒江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从专项资金补助、税收、土地、规划、奖励等方面给予扶持。目前,海正药业已建成7条制剂生产线,海翔药业的制剂生产车间已建至2层,丽晶化学的两个项目已申报化妆品生产资格认证,明翔医化、中大化工等企业正拟建GMP规范“精烘包”生产线,使企业真正从化工或医药中间体产业,向高端成品药转型。
“变化翻天覆地!”椒江区三甲街道翻身村的解从贵老人曾在东港药业当过财务,对曾经的恶臭污染感受很深,最近他被请回园区考察环保工作。据测算,外沙区块关停27个恶臭项目后,减少医化废气1505吨/年,减少医化废水48.9万吨/年。
据椒江区环保分局信访室统计,自去年10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恶臭投诉急剧下降。今年上半年,台州主城区恶臭发生率同比下降35.4%。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