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 带着3岁的儿子,一名单亲父亲艰难谋生,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动了不少小区业主。在业主们的帮助下,单亲父子开起了爱心报刊亭。这位父亲曾先后去过10多个城市,但他却说:
他中学都没毕业,就远赴异乡谋生,即使在自己最困苦的时候,他还一直资助着3名更贫困的学生。
他是一名孤儿,却依旧感恩社会,压在衣箱里的献血证,多年来已累积了厚厚的一大摞……
日前,在舟山市普陀东港颐景园小区附近的报刊亭里,来自安徽阜阳的单亲爸爸陈天峰告诉记者:“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
人生苦难却始终感恩社会
今年37岁的陈天峰自幼父母双亡。自13岁起,就“扒火车”开始四处谋生,先后到过吉林、黑龙江、广东等地。“最艰难的一次是刚到沈阳不久,裹着附近农家盖大棚的草席睡了一晚,早上起来头发上都挂着冰凌,幸亏遇到热心的村民,才活了下来。 ”
鸡场里的帮工、工地上的小工,不到20岁的陈天峰在东北艰难求生,逐渐有了点微薄的积蓄。 1995年,他在报纸上得知偏远山区有3个孩子因没钱即将辍学的消息,他的心被触动了。通过信件等多次中转,他终于找到了该3名学生,不仅上门看望还承诺高中阶段每月每人汇去100元的生活费,而此时他自己的月工资仅200来元。
自工作稳定起,陈天峰就固定地开始无偿献血,记者在他那小小的衣箱里看到,多年来的献血证已有了厚厚一摞。“其实当时做这些事情,是想为自己树立生存下去的信心,让人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7年底,当时在珠海一家酒店上班的陈天峰,结识了同乡王某,两人走到了一起。2009年11月,儿子浩浩在珠海呱呱坠地,两人带着孩子回老家探亲,并登记结婚。“女方的家人打心里不赞成这门婚事,孩子外婆一嫌弃我是孤儿,父母不全,另一方面也觉得我家境贫穷,没钱;当然那时自己也有些年轻不懂事。”回忆起过往,陈天峰有些唏嘘,为了养家糊口,他跟随老乡来到舟山一家船厂打工。
爱心帮扶让异乡人有了“家”
“原本希望自己辛苦点,让老婆可以安心在家带孩子。”而让陈天峰始料未及的是,村里人的风言风语最终让妻子不堪其扰,甚至萌生了将孩子送人的想法,而这也成为夫妻俩决裂的导火索。去年10月,陈天峰与妻子离婚。身为孤儿的他不忍心让儿子也成为孤儿,在争取到了抚养权后,独自带着儿子回到了舟山。
为了更好地抚养儿子,他辞去了船厂的工作,在东港颐景园小区做起了保安。小区物业的经理支艳了解到陈天峰的情况后,主动帮他联系了沈家门荷外的小白兔幼儿园,还专门将他的上班时间调整为每天7:30~15:30,以方便其接送孩子。“21幢楼301、302室的业主,经常会送些吃的过来;12幢601室的业主把自家小孩的自行车和玩具送给了我;房东减免了房租;幼儿园的王园长减免了100元的托班费用,每学期还给浩浩拿来慰问金……”在陈天峰的记录本上,写满了这个城市关于温情的记忆。“做保安还时常请假照顾孩子,同事领导对此都非常宽容,有时候自己都很过意不去。”陈天峰说,小区里一个业主了解到这种情况后,鼓励他自己开个报刊亭,不仅帮忙跑社区、选地段,还借贷了1.3万元启动资金,还出钱为他购买了一辆电动车方便拿报刊等。
今年7月,在城管部门、邮政部门以及社区的支持下,“爱心报刊亭”如愿开张。“前段时间我儿子因肺炎住院后,不少小区业主纷纷前来探望,资助我开报刊亭的业主还先后送来4000元钱。”陈天峰感激地说,他先后去过的10多个城市,没有一座城市比舟山更有温情,让他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
最大愿望:希望能在这个温情的城市定居
“虽然自己中学没毕业,但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报纸,开个报刊亭简直是称心如意。”陈天峰笑着说,不过有时候会有些尴尬,小浩浩从小称呼我为“妈妈”,每次有市民来买报刊时,听到小孩子这样叫,总不免好奇地问问。
小小的报刊亭里,干净整洁,还兼带着零售饮料、话费充值、代缴费用等业务。“经营报刊其实一天赚不了几块钱,迫不得已才想着经营各类饮料,也幸亏有城管、邮政部门的特别照顾。”
现在陈天峰又利用为数不多的积蓄,购置了一辆环保型的小型烧烤车,希望能尽快多赚点钱。“孩子每天跟着早出晚归对身体不好,前几天给孩子找了全托阿姨,每月需要2500元钱。”陈天峰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在这个温情的城市定居,然后努力赚钱,回报所有好心人。
- 校门口车来车往家长学生心慌慌 舟山交警已在整顿
- 丽水莲都检察院温情办案 失足者改过自新考上大学
- 不到一月 舟山一个单元楼三户人家电瓶被窃
- 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发展 舟山市部署多城联创工作
- 浙江舟山探索基层党建标准化体系建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