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已完工的古船底座
这些老人的共同心愿:
如果再不留下点什么可真全都没了
傅志林家里世代造船,18岁那年起,他也开始修船。
和他一样,他所在的绍兴东湖镇松陵村,很多村民也曾是造船大军的一员。
在造船史上,松陵村以前可谓声名远扬。
傅志林希望能开一个古船博物馆
孙祉广说,解放以前,这个村有100多户人家在造船,其中24户是地主,40多户自己开船厂。
92岁的傅长水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松陵村某造船世家的第四代传人。以前自己开船厂,解放以后,就到松陵造船厂当工人了——他能完成从船只设计、材料采办,到整船完工的“一条龙”服务。当地现在惟一仅剩的船厂,便是松陵造船厂,它离傅志林家并不远。
可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各式古船也渐渐淡出有着300年造船史的村庄,也淡出了绍兴人的视野。
在他们的记忆中,松陵村里造最后一艘木船,是在1958年,当时给漓渚铁矿造了一艘40吨吨位的货船,运铁石用。这个新中国成立后曾公私合营成立的地方国营企业,松陵造船厂目前已改私营,制造钢板船——木船制作,早已退出了松陵村的历史舞台。
昨天,傅志林和傅长水都坦言,担心造船技艺会“后继无人”——他们的孩子,已没有人在做这件事,也没有人愿意再做这件事。更大的担心,还在于村里会造船的师傅,都已上了年纪,“如果再不留下点什么,可真全都没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2008年,当地县报报道过一位松陵村75岁的老人傅寿海,他曾在家自制各式古船模型,目标也是完成100只。可上周我们打听这个老人时,他已经去世了——100艘古船的目标,也没有完成。
傅志林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一起来和他完成这件事,传承发扬绍兴古船的历史和文化。
在他的愿景中,今后可以开一个古船博物馆,开发游客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展示传统造船工艺、水上船运、捕鱼技艺、船上店铺等。
有关部门表示: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乌篷船的经营方,是绍兴水城旅游公司。
该公司郑副总经理表示,之所以乌篷船在绍兴最为常见,这是因为绍兴内河河道水面较窄,而乌篷船恰好小巧灵便。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理事罗关洲在《绍兴古船纵横谈》中也说,乌篷船是绍兴古船中最小的船种之一。
但事实上,绍兴目前也有画舫的,20到48座不等——它在环城河河道上,那里水域面积较宽。
郑副总经理说,除了普通画舫,还有一艘仿制的明瓦船。这艘船10多米长,12座的,里面装有空调,是高档船。
或许正由于造价太高,收费也高,目前很少人去坐。在他的计划中,正由于目前这样的经营状况,他们公司暂时还没有添置新船只的打算。
不过,他表示,若傅志林届时有展览古船模型的计划,他们可以给予场地支持。
绍兴船文化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船曾是船舶史上的专用名词——古越先民北上琅琊,南下江南各地,在中华大地上传播了舟楫文化的种子,也为舟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昨天,绍兴越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陶小华也表示,傅志林造古船之事,目前已引起当地各级政府重视,等对方先把船只模型完善起来后,他们会商议下一步的资金筹措等问题。
记者手记
记忆还有传承的空间
得再快一点
告别几位造船师傅,我们开车离开松陵村。脑海里,满是随船流动着江南水乡的美丽画面。
但在途经松陵造船厂时,厂房里不见木制古船的身影,钢铁设备早已替代了传统造船技艺。车子开到绍兴城区,我们问随行的孙会长,在旧时的绍兴有哪些地方是河流、湖泊?他说,我们开过的路面下就是。
原来就在这里!若在旧时,我们应该驾舟而行的。然而,宽阔的马路、奔驰的汽车、两边的高楼让我找不到一丝河流痕迹。
孙会长说,绍兴的水域至少已遗失了一半。
那个买菜、卖菜都在船上进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河面上的乌篷船,成了历史的“表演”——难以再现千姿百态的泛舟河面的今天,乌篷船的表演,也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罢了。
绍兴的文化不仅倒映在水里,也刻写在各式各样的古船上。
傅志林和“绍兴古船文化研究小组”的老人们想做的,是给后人一个尽可能完整的文化记忆。
在老人们深情的讲述中,我知道,对他们来说,微缩古船的行动,不仅仅是在传承历史文化,更是老一辈绍兴人,集体记忆美丽而忧伤的表达。
不过,我们或许应该庆幸,至少这份记忆,目前还有传承的空间,“但得快,再快一点。”
都市快报 培训生 陈佳 记者 叶建良 摄影 江玥 制图 李本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