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五位作家和杭州读者见面会 莫言赋诗舒婷讲笑话
2012年09月12日 05:32:38

  左起:麦家、苏童、阿来、舒婷、莫言。

  浙江在线9月12日讯 昨天,莫言、苏童、阿来、舒婷和麦家,在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跟读者进行了一场见面会。

  这场见面会的主题,叫“文坛名家与新城人的对话”。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作为远道而来的嘉宾,当然,每个人免不得先赞美一番杭州的美、钱江新城的妙。

  “金珠银贝仿辉光,碧波千里映穿墙。西湖虽美旧时景,钱江处处新气象。”莫言更是为钱江新城赋诗一首。

  他们还在主持人的“胁迫”下,硬着头皮给读者推荐了“照亮心灵的一本书”。然后你就发现,其实,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可爱又窘迫的“软肋”。

  舒婷:我叫“书亭”,别人以为我卖书报

  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时她25岁,一举成名。

  舒婷今年60岁,已经是当外婆的人。

  “您现在有什么新诗可以介绍给我们吗?”主持人发问。

  “作为一个文化写作人,我比较本分的是,我经常会跟我的老读者交流;我也感到非常幸福的是,几代读者都还记得我,给予我支持和关注。”舒婷聪明地转换了话题。

  于是,主持人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A4纸,“我想请您给我们朗诵下《致橡树》,好吗?我怕您自己也记不住,所以我就打印出来了。”

  舒婷急忙摆手说:“我从来不朗诵诗歌,我的闽南普通话太难听了。以前麦家对我说,你把普通话学好了再写诗吧。”这句话逗得台下读者哄堂大笑。

  舒婷更是趁机讲了笑话:“昨天,看到了漂流书亭,这个名字跟我有点谐音。以前我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别人听说我叫‘书亭’,就以为我是卖书报的。他们就很高兴地说,你给我推荐几本畅销书吧。”

  麦家:在影视和小说之间,我很“受罪”

  主持人说,她要问麦家几个犀利的问题,“写小说跟写影视剧本,收入是不是有很大差异?写一集剧本,钱是多少?”

  麦家挠挠头,皱了下眉,这是他习惯的动作。“村上春树说的,大庭广众之下,谈论美容,谈论健康,谈论钱,都是没有教养的事情。”

  当然,这是开玩笑。他接下来说,“我现在写小说赚的钱,也不会比写电视剧少太多,我内心还是想写好小说,所以以后我可能剧本会不写了。”

  这是因为,麦家说看到自己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会看得浑身发抖。“包括《听风者》,我看了以后真是哑然无语。这种感觉其实挺难受的,你们觉得我在影视和小说之间好像是游刃有余,其实我是很‘受罪’的。”

  苏童:喜悦地去威尼斯打酱油

  主持人要让每一位作家推荐“照亮心灵的一本书”,于是,苏童回忆起了他的阅读生涯。

  “我的阅读记忆很紊乱,一边读《毛泽东思想》,一边读没有封面的竖排本的苏俄小说,后来才知道是托尔斯泰的《复活》。”苏童说到这里,自己先“扑哧”笑了出来,“我当时对《复活》里出现的‘吻’字很感兴趣,我不知道是念‘勿’啊,还是什么音,但意思我能猜出来,因为有个口字旁。”

  前阵子,有传法国某著名奢侈品牌向苏童抛出了绣球,因为觉得“苏童的小说很具有中国特色,所以想跟苏童老师合作,拍一部中法情缘片。”

  “中法合作?子虚乌有!”苏童踮了下脚尖,“我没有涉足影视圈,只是这样,脚尖踮了一下。这次去威尼斯电影节,是很喜悦地去打了一次酱油。”

  阿来:放羊和开拖拉机,我都不错

  主持人问阿来,是不是从小博览群书,所以才能写出史诗般的《尘埃落定》。

  阿来愣了愣,“很多作家都是从小看书,我到了十八岁,都不知道作家是什么,但是后来居然能在这个行当中混下去,我很感谢命运。”

  “过去我在家里放羊也放得很好的,后来在乡下,我开拖拉机也开得不错……最后,成了个作家,我觉得在我的处境里,是做了一个不大可能的事情。”阿来说完这番话,台下的读者会心一笑。

  莫言:对于“诺奖”,我没看法

  在来杭州之前,莫言就说:我不想接受公开采访。

  或许,是因为前阵子微博上“兴风作浪”的事儿太多,像他这样身高名重的文坛大佬,也难免被莫名卷入其中。于是,只能缄口不言明哲保身。

  最直接的,就是前几天,在线博彩公司开出诺贝尔文学奖赌盘,公布了预测获奖名单的赔率,莫言名列榜首。

  昨天,“眼神无辜”的主持人,嗲嗲地问:“莫言老师是名列(赔率)第一的,您对此怎么看?在您的心目当中,您能不能得诺奖?”

  现场顿时寂静了。

  莫言垂下了眼帘。苏童和麦家,意味深长地对望了一样。

  “我,没、看、法。”莫言仍然低着头,一字一顿。

  “得不得无所谓,那对这个奖有什么看法?”主持人睁大了眼睛。

  “……没看法……”莫言抬起了头,对视着主持人,沉着淡定地再次强调了一遍,脸,却似乎微微有些涨红了。

  主持人终于打了个圆场:“其实,这应该是一种最好的回答了。”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王湛 编辑: 汪洋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杭州电动车酒驾咋越来越多了?一半车祸电动车有关
  • 8天长假高速免费通行 杭州国庆期间租车价格翻倍
  • 杭州一车主高速上追尾 一天内接到8个求修理电话
  • 杭州“钱塘第一井”开门迎客 商讨如何更好保护古井
  • 杭州钱江四桥路面11月起大修 晚10点进行工期2-3月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