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左二、左三)采访黄才良
我在职校传“非遗”
一双手,是人类所有劳作的基础“工具”。
14时46分,在宁波宁海县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工作室里见到“泥金彩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才良时,他大半个身子被工作台和整排的半成品所“掩埋”,露出半截花格子衬衣,而最先闯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双手。
那双手这会儿正熟练地把“泥巴”搓成笔尖般粗细,然后往一个红色的木桶胚胎上贴,一会儿,祥云显现,长龙跃出……
看着黄才良驾轻就熟的工艺,记者脱口而出:“这手艺怎得也有个四五十年的火候吧!”
一句话,让黄才良沉默了。
“要是没有中间的三十年空缺,手艺会更好!”黄才良叹了一口气。他17岁就开始学习“泥金彩漆”,可当他学成时,却悲伤地发现“手艺过时”了!跟许多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人一样,这项用于农村婚俗嫁妆上的“漆工艺”也被市场的大潮冲得“七零八落”,几乎消失。直到2002年,非遗普查员敲开了他家大门。
“当时仍然在世的‘泥金彩漆’手艺人只有三个,却唯独我还能做出完整的产品。”黄才良下定决心,用十年时间,留下“手艺”。
说起这段往事,黄才良的微笑淡淡的,一项民间手艺十年的变化,有寂寞,也有欢笑。
我们注意到,在黄才良的工作台旁边摆着一个掉了大片金漆、残缺不全的“子孙桶”。“那是头两年,我跑了几十个老货市场,从一堆积满灰尘的嫁妆里掏出来的。”靠着这些捡回来的“宝贝”,他又花了三年时间,才把整项工艺用文字、图片、录像保留下来。
“大概到了2006年左右,全国非遗保护开始轰轰烈烈展开,我们的‘泥金彩漆’也跟诸多被遗忘的民间技艺一样,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视线里。”黄才良说。虽然做一个产品至少要花掉几个月时间,但是抢购的人不少,可以卖到几千块钱。
从无人问津到抢购,十年间,这个变化在中国民间许许多多手艺人中间流传。
跟黄才良才聊了一个多小时,一群高中模样的孩子便嬉闹地涌进了他的工作室,围住工作台,把我们“挤”到了一边。
“黄老师,今天该教我们堆泥了吧!”
“这个难吗?”这群来自某中学美术班的学生们七嘴八舌地问道,俨然把这儿当成了一个临时“教室”。
黄才良这会儿显出了无比的耐心,目光温柔又严厉。“泥金彩漆的未来就在他们身上了。留在档案馆里的‘样品’,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更希望为子孙后代留住‘一双手’。”而就在前年,他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开办的“泥金彩漆专业班”首届职教生毕业,4位年轻人顺利接过了“传承棒”。
“要是在以前,民间技艺准是‘概不外传’的秘方,这些年我看到的最大变化便是,老艺人的顽固不见了,他们肯‘共享’了,有人公开招聘徒弟,有人把手艺进行现代化教育。”黄才良深有感触地说。
这个十年,民间手艺经历了几度“春秋”,而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春华”与“秋实”。
[-网友评论]
惘沫:值得传承的文化!(9月11日18:38)
微博宁海:一件泥金彩漆花费的时间跟精力不小啊。(9月11日17:57)
八士巷:国家级非遗的魅力!(9月11日17:34)
- 网帖诉的哥拼车骂脏话 遇采访网友嫌麻烦"不玩了"
- 浙江部署“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 用事例显成就
- 浙江部署新闻战线“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 【浙江日报】侠骨柔情铸忠诚——记温州军分区司令员蒋忠良
- 浙江报人大型诗会举行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获最高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