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2日讯 爆炸,而且是硫酸管道爆炸,该有多可怕?昨天上午8点35分左右,金华金西开发区内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故,现场4名修理工,2人死亡2人受伤。事发后,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中梁及婺城区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救援协调工作。
爆炸时现场一片迷雾
张晓敏,21岁,内蒙古人,在永和氟化工公司工作两个多月,是一名专职修理工。事故中,他全身18%皮肤浅二度烧伤,腿上、手上、背部多处都是黑乎乎的。
昨天中午,他涂抹了烧伤药膏躺在病床上,想起几个小时前的爆炸仍心有余悸。张晓敏说,最近厂里停产大修,作为修理工,是最忙的时候。昨天上午,他和杨有才、洪利华等4名修理工来到事发的装置区,拆卸更换硫酸管道。当时,杨有才、洪利华爬到一硫酸罐体顶部拆卸管道,张晓敏和另外一名同事则在一米多远处的底部更换管道。
突然,一阵白色的浓烟笼罩了整个现场,张晓敏啥也看不见,只觉得眼睛和喉咙都极度难受。一定是硫酸,张晓敏于是急忙往外跑,并找到自来水,不停地往自己身上浇水。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身上很多地方变黑了。很快,厂里其他人发现了事故,将伤者往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送。
两人死亡两人受伤
修理工杨有才是龙游人,洪利华则是婺城区汤溪人。爆炸时,在罐体顶部作业的他俩受影响最为直接,摔下地面后杨有才当场死亡,洪利华送到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医院抢救时,医生说,洪利华多根肋骨骨折。目前,张晓敏在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他的另外一名同事情况较好,身上到处都是硬币大小的灼伤,经医生处理后当天离开了医院。
永和氟化工一余姓负责人称,有关消息他们及时通知了死伤者家属,善后事宜正在处理中。
拆卸管道时用了气割
爆炸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和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先后赶到现场救援处置。昨天中午11点半,在相关部门处置、调查基本结束后,记者进入了事发现场。
发生爆炸的位置是一个约4米高的罐体顶部,此时顶部的一根管子已经完全变形。据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这个罐体是装硫酸用的,但9月4日开始厂里设备大修,里面的硫酸早已被排空。
技术人员说,当时修理工在罐体顶部使用气割拆卸通往别处的硫酸管道,很可能是管道中残留的化学物品遇到火源引发了爆炸。爆炸时产生的白雾,极有可能是化学物品雾化产生的。
因为罐体和管道中的硫酸此前已被排空,所以事发后未造成危化品泄漏和环境污染。
目前,有关部门已组成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认为,事故与修理工操作不当有关,爆炸的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3年前就已发生过爆炸
永和氟化工主要生产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它的前身叫星腾化工,3年前发生过一次事故。
2009年8月18日5点左右,星腾化工厂内一成品槽反应塔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氯化氢、二氟甲烷等有毒气体泄漏。
那一次爆炸发生时,强大的冲击波甚至还使一墙之隔的汽配厂6名工作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许多窗户玻璃被震碎。
2010年,企业更名之后,有关部门仍高度重视,督促企业制定落实重大隐患整改方案。
硫酸管道如何发生爆炸?
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昨天的事故中,发生爆炸的是一根硫酸管道,据企业介绍,其中的硫酸是排泄过的。
难道是管道中残留的硫酸遇火发生了爆炸?金职院化学教师吴昌胜分析说,根据硫酸化学性质,它碰到明火并不会造成爆炸,管道发生爆炸一定是其中存在某种易燃易爆物。
据了解,浙江、安徽、山东等地近两年也发生过硫酸罐体爆炸事故。有一种解释是硫酸跟罐体中的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氢气遇到火花发生爆炸;也有解释说罐体内的氯苯(易燃液体)、二甲醚(易燃气体)等浓度过高,遇火或高热燃烧爆炸。
吴昌胜说,第一种解释听上去有一定的道理,硫酸与活泼金属分子相遇,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永和氟化工作为一家从事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其设置的相关罐体和管道常年用于硫酸储存输送,按理说会考虑到并排除这方面的隐患。
今天上午,记者从金华市安监部门了解到,经调查,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罐体内存在氢气,修理工在拆卸管道时使用气割,氢气遇到明火引发爆炸。
据金华市安监局负责人钟柏连介绍,储存硫酸的罐体和输送的管道,都是铁质的。正常生产时,罐体内装的是浓度为98%的浓硫酸。而硫酸的浓度超过95%,与铁接触会产生一层氧化膜,不会继续发生化学反应。
然而,在工厂进行检修或更换罐体时,使用清水对罐体和管道内部残留的浓硫酸进行了冲洗。这时,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与铁是会发生化学反应的,这个在中学的化学课上就学过,会产生氢气。由于罐体几乎是空的,氢气都储存在里面,管道被切割开,氢气接触到明火,立即就发生爆炸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