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Amy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要出差来杭州,最近她迷上一种预订酒店的方式,“不告诉你酒店名称,只有地理位置信息,折扣在5折左右,比在其他地方订都便宜。”
这种模式叫做“模糊预订”,在国外已经运营得非常成熟,目前,国内第三方酒店预订平台也开始“小试牛刀”。“仅杭州地区而言,参与的酒店从最初的20多家,现在扩大到100多家。”国内一家第三方酒店预订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模糊预订”酒店折扣在2至7折
所谓“模糊预订”,就是消费者并不清楚预订的酒店名称,而是根据网站提供的酒店信息,比如“四星级酒店”、“带全景露台”、“位于武林商圈”等,来判断是否入住,消费者只有在付款后才能通过短信得知所预订的酒店到底是哪一家。
“参加‘模糊预订’方式的酒店,一般价格会是原价的2至7折,比通过一般的网络预订还要便宜许多。”国内一家第三方酒店预订平台公共事务部的徐经理表示。
目前,模糊预订的主要客群为对价格比较敏感、对酒店选择自由度较大的年轻客人。
杭州“模糊预订酒店”增加到100多家
低折扣的价格吸引、新奇的预订方式,“模糊预订”推出半年多,这个“舶来品”到底是大受欢迎还是水土不服?
“消费者对‘模糊预订’的热衷程度还是比较高,以参与的杭州酒店来看,从年初的20多家已增加到现在的100多家,涵盖了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徐经理表示。
据悉,从杭州地区来看,通过“模糊预订”销售情况最好的是文教区和西湖区的酒店,此外,“十一”黄金周期间经济型酒店的预订需求很大,而在平时周末,四星、五星酒店最早预订一空。
此外,由于酒店们都“隐姓埋名”,许多预订者热衷于通过照片、地理位置猜测酒店的真实身份,而对于二次预订的客户,他们可以轻松地找到此前已入住过的酒店,“由于消费者能获得巨大的折扣优惠,‘模糊预订’极大地增加了用户的粘性程度。”业内人士分析。
新奇方式看准人们的“猎奇心理”
“模糊预订”这种方式,一方面符合了异地游客选择酒店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则迎合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其实,这种“猜猜我是谁”的消费模式并不只用在酒店预订上,在零售业内同样早有相似案例。
在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百货店里,每到重大的节庆日,商场都会出售统一定价的“福袋”,客人只会被告知“这是一只装各种衣服的福袋”,或者“这是一只装化妆品的美妆福袋”,却无法知道里面具体装着哪些品牌何种售价的商品。然而每年愿意“赌”一把运气的消费者都会将这些“福袋”购买一空。
从“福袋”里,你也许会惊喜地发现一部佳能相机,也可能只是一堆不合身的衣服,所以“模糊预订”也存在着一定的“选择风险”。
“一旦消费者发现预订的酒店不如预期所想,就会因此产生费用上的分歧,而‘模糊酒店’在选择上也有很大的随机性,部分客房是因为被临时退订才成为再次售卖目标,消费者在选择时还是需要权衡利弊。”业内人士分析。
每日商报 见习记者 韦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