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余丰塘,长约15公里,穿越南湖区余新、凤桥和新丰三个镇。
几百年来,余丰塘丰沛的水源为逐水而居的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随着上世纪末农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让余丰塘背上了难以承载的生态负担。
余丰塘现状如何?在水环境治理的呼声和政府的举措叠加下,余丰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选择?昨天,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三镇,直面余丰塘呈现的三种颜色。
在余新镇境内,余丰塘稍显清澈而又带着浑浊的水在眼前静静流淌,显现出一种特别的灰色。尽管水质不尽如人意,然而从沿岸的布局仍可看出这里发生的变化——依水而建的民居没有了,两岸的绿树多了,河面冒出的芦苇替代了原来的漂浮物,水里的小鱼在悠闲地吹着水泡,不时在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据镇干部介绍,近年来,余新镇通过“两分两换”的深入推进,推动了河流沿线居民的集聚,也改变了农民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余丰塘提供了喘息和治理的机会。当地政府还积极探索河道保洁物业化的方式,保证了河面漂浮物的及时清理。尝试在水中种植芦苇、沿岸种植树木等,以期达到净化水质的功效。目前部分河段再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
进入凤桥境内,沿河两岸零星的猪舍呈现在眼前,河面的浮萍也多了起来,难闻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即将到达新丰的河面上,这种状况变得更加严重,浮萍占据了近半的河面。镇干部无奈地说,畜禽养殖污染已使河道不堪重负,加上上游种植茭白时施用化肥,加剧了水质的恶化。对于水面的浮萍,镇里曾多次组织打捞,但一场雨下来,上游的浮萍又顺流而下,可以说是捞不胜捞。
从凤桥到新丰,猪粪的臭气,畜禽尿液的臊气,逐渐发黑的水质,绵延不绝的浮萍……不停地冲击着记者的视觉和嗅觉,行进中,这种感觉逼得人喘不过气来。到新丰镇净湘村,猪舍连片分布于新丰塘两岸,与之对应的是,水质发黑发臭,河面除了满目的绿萍,就是黑色的污水。
不断恶化的水质既有上游影响,更离不开当地庞大的养殖规模。据统计,目前新丰镇生猪养殖存栏量达到40多万头。而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一头生猪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污染。若依此计算,仅新丰一镇因生猪养殖造成的污染,已经相当于一个300万人口城市的居民生活污染,污染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清澈的河流,到灰色、绿色、黑绿相间的色彩演进,余丰塘发出的阵阵呻吟,一次次向河流沿线拉起了治水的警报。在生产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给当地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畜禽养殖产业以及经济作物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在治水的警报中,新丰镇打响了异常艰难的治水之战。病死猪打捞从突击到常态,集中收集沼液,提高养殖成本倒逼退出养殖……一系列治水举措陆续出台并付诸实施。然而,治水成本、上游来水污染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当地政府。一条余丰塘穿越三个镇。一条河流的三种颜色也检验着三镇的治水决心,考验着三镇的治水智慧。治水非一朝一夕,治水也非一地付诸全力而可为。
余丰塘的明天究竟在哪里?最近一直关注余丰塘的南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立昕认为,首先要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为生猪的数量做减法。其次要改革农民收入的考核机制,以农民收入暂时的减少,为生态环境做加法。再次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农民参与治水。此外,还要通过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机制等,逐步改善水环境。这些或许都是沿线政府在治水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彻底改变余丰塘的现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从理念上的转变,到行动上的实践,余丰塘已迎来改头换面的机会和希望。这种希望就是,除去灰色、绿色、黑色等杂色,还余丰塘应有本色。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