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8日讯 “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201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首次跌破8%的心理关口,降至十年来的最低点。而在微观层面,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步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所受冲击远超GDP的下滑幅度。
与2008年的上一轮衰退相比,此轮经济调整持续久、烈度强、层次深,让人更加难以招架。
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庞然大物们: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7月底发布盈利预警,股价下跌19%;中国最大的挖掘机制造商三一重工将其年度销量增长预期从40%下调至10%;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报告其上半年营业利润下滑22%;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及多元化企业中集集团发布预警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5%至75%……
对中国制造业领袖们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然而,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也不乏大胆者,“逆市扩张”,反其道而行之。
身处“兵败如山倒”的光伏行业,今年嘉兴福莱特光伏玻璃在秀洲工业园区继续“砸”下6亿元兴建光伏玻璃项目,使公司产能扩大两倍。
制造业巨头——桐昆集团,布点、收购、上新项目,今年依然是其近年来投资最大的一年。
……
对他们来说,这个时代似乎并“不坏”。
“光伏产业的寒冬期是暂时的,作为新能源朝阳产业,回暖是肯定的。现在是行业整合的拐点,也是‘逆市扩张’提前布局的好机会。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福莱特董事长阮洪良如是说。
“最坏的时代”,亦是“最好的时代”?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描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低潮进入、高潮退出,低买高卖、低进高出,本是亘古不变的生意法则,也是企业赚钱的本质。就像每个大牛市都会套牢一大批新股民,因为新股民往往是在牛市来临之后股指已经涨得很高的时候才知道进入,而当牛市行将结束股指涨得很高的时候却还不知道退出,当熊市来临股指跌得很低的时候却又失去信心退出了。真正在牛市里赚大钱的,是那些在熊市时就已进入并在牛市高潮时退出的人。
股市是经济的缩影,股市如此,整体经济也一样。经济危机是一个国家或全球经济整体陷入低潮,这时企业经营成本较低——原材料成本低,国家税费低,资金成本低,而且还有种种优惠政策的支持——正是低价买进的大好时机,而经济恢复到正常的轨道甚至迎来新的高潮,是历史的必然。因此,逢低潮进入者必将获得历史机遇的恩赐——高额的回报。
最大胆的“逆市扩张”
在经济低潮期,抓住机遇进行战略扩张从而获得高额回报,在这一点上,桐昆集团最有发言权。
30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县级集体小厂成长为中国涤纶长丝行业的龙头企业,规模超百亿元,桐昆的规模扩张速度在嘉兴企业界堪称奇迹。尤其是每一次经济危机,桐昆都能成功实现“反周期成长”,将企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勇气和智慧,真正让人羡慕嫉妒。
1998年、2008年、2012年,无一例外。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当许多企业收缩停产甚至关门大吉时,桐昆却很忙。
这一年,桐昆集团利用原洲泉被絮厂的剩余空地,投资1.6亿元,引进日本帝人公司的高速牵伸卷绕生产流水线,装备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产品结构也更为合理。同时企业规模空前扩大,涤纶长丝产量在国内排到了领先地位。
1999年,集团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成为嘉兴第二大民营企业,一年之后,它又超过茉织华,问鼎嘉兴第一。显然,桐昆的这次“低成本扩张”,很高明,也很成功。
时隔十年,在2008年那场被称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风暴中,桐昆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高明”。
这一年,桐昆投资12亿元全面启动洲泉工业园区恒通年产40万吨——居世界单线产能前列的“一头两尾”熔体直纺项目建设。2009年该项目顺利投产,集团涤纶长丝年产量达150万吨,成为全球大型的涤丝生产商之一。
桐昆从不浪费任何一次经济危机。
2012年,这次也不例外。
凭借其经营层30年来对行业的深度把握,和历次在行业调整期丰富的“冬泳”经验,在这场危机中,桐昆继续保持着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今年1至7月,企业依然无库存、无应收款、无亏损,依然不减产、不减员、不减薪,依然保持着产量、出口、投资的“三增长”。
“企业在抗拒大趋势上做了很多文章,在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的情况下,现在就是要挺过去,如果缩减产量甚至停工,这轮低潮就挺不过去,只有产量做上去,才能在这轮竞争中活下来。”对于桐昆的大胆扩张,市经济信息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谢柬华十分赞赏。
无独有偶,福莱特也是通过三次眼光长远的战略布局,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实力与命运。
福莱特的第一次战略布局,是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向。成立于1998年的福莱特,以50万元起步从事传统玻璃加工,企业头8年的发展印证了一个传统制造小企业平缓的渐进轨迹。
“2006年,我看到光伏新能源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的巨大潜力,觉得这是个转型的好机会。”公司董事长阮洪良说。于是,通过收购上海的两家外资公司,福莱特快速切入太阳能光伏玻璃行业。事实证明,快速切入的战略布局让福莱特获益匪浅:2007年的销售额突破5亿元,比上年实现了5倍增长。
但福莱特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效益,而是选择第二次战略布局:“逆市扩张”。2008年,当金融危机的寒意让众多企业收缩战线时,福莱特选择逆风飞扬,投资10亿元在秀洲区洪合镇兴建嘉福玻璃项目,使其太阳能光伏钢化玻璃产能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2009年,福莱特实现销售额近9亿元,再次实现“倍增”。而第三次战略布局,阮洪良又将目标瞄准了产业链整合。
扩张背后的转型升级思维
经济颓势中的扩张,要有勇,更要有谋。
从桐昆和福莱特的扩张轨迹中不难发现,每一次“举棋落子”,都是深思熟虑后的谋定而动,背后都有着企业更深层次的转型升级考量。
桐昆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王晓晖告诉记者,今年的经济形势与以往的经济困境略有不同,因而桐昆在战略布局上也作了相应调整。诸如在素有“全国白匹布之乡”的长兴布点,生产长丝,将版图延至特色领域;年初在土耳其布点,“试水”新项目,一来弥补土耳其120万吨的进口缺口,也是对抗国际上对中国制造的挤压;在加拿大收购石油开采公司,把握原料的主导权。
“从今年的形势来看,下游的纺织企业,尤其是服装企业受困严重,而家纺行业的需求量却在增加,因而桐昆经过对市场的分析,缩减了之前在服装行业上供应化纤成品的比例,新上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家纺这块,产业用料的比例也在上升。”王晓晖说,这也是桐昆对自身结构进行的一次大调整。
桐昆、福莱特,都只是“沧海一粟”,面对危机,企业扩张之路的选择也已经日渐多元。
有人在忙着寻找“冷门”,抢着开发“处女地”。
不久前,浙江万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突破了一项全新技术。“一般的塑料材料对原材料的洁净度、杂质含量、均匀度等指标的要求不高,而此次我们研发的原材料专门用于矿泉水瓶等瓶身的制造,其科技成分很高,由于一直被国外垄断,这将填补国内很大的市场空白。”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将产生100亿元的年产值。”
也有人忙着物色猎物,“抄底”兼并,扩大自身版图。
今年,加西贝拉和母公司一起完成了对一家西班牙商用压缩机制造公司的收购,未来将进一步把产品线延伸至商用压缩机领域。禾欣实业也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抢抓机遇,收购了一家化工机械厂,准备进军环保设施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
……
条条大路通罗马,究竟哪条道路更通畅?企业的选择与努力,最终效果如何,我们依然需要拭目以待,但这种种尝试带给我们的启发,或许能为迷途中的徘徊者带去一丝光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